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跌宕起伏,综合国力和国家利益是影响其演变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经济上,占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2/3,外贸出口额的1/3,黄金储备的3/4,军事上、武装部队高达1212万人,在海外建立了484个军事基地,垄断原子武器的生产技术。整体实力在全世界处于绝对优势。
苏联经济上,战前,苏联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位。军事上,1943-1945年每年平均生产12万门大炮、4万架飞机、3万辆坦克、19300万发炮弹,军队估计1500万人。综合实力仅次于美国。

——摘自自韩铁等《美国通史丛书·战后美国史》、张象《从反法西斯联盟到两大阵营的对峙》

杜鲁门按照意识形态的不同把世界划分为二,攻击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是没有自由的极权国家,并声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抗全国征服他们的武装的少数分子或外来的压力。

——摘编自张象《从反法西斯联盟到两大阵营的对峙》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两极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就政府要求国会授权援助希腊、土耳其四亿美元问题宣读了总统致国会的咨文,这篇咨文很快便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文咨文的含义远不止援劝希、土问题,而且是正式宣布了美国战后初期的基本国策。

——摘编自王斯德、钱洪《世界当代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遏制苏联采取的主要措施。

材料三   到1970年,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苏联,进而追赶美国。60年代下半期的日本正处在以急剧扩大商品和资本输出为特征的阶段。相比之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则由1948年的54.6%降为1970年的37.8%,在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美国、西欧、日本三个中心。西欧、日本与美国展开了日益剧烈的贸易战和货币战,政治方面的独立自主性日益增强。

——摘编自吴于隆、齐世荣《世界现代史》(下)

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及雄心。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冲击两极格局的主要国际力量。简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主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