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3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1)请结合相关史实,以秦朝为例,说明郡县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2)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尊儒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3)你如何看待科举制度对于中央集权的支撑?
论述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中央集权与四大基本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3 . 阅读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图示一、图示二分别是秦朝的三公制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三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原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与前朝相比政治制度方面的“变”与“不变”,并分析“变”与“不变”的成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相比秦朝的三公制,唐代三省制在制度方面有何创新?请从权力的运作角度对这一创新加以评价。

(3)依据材料三概括其观点,并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创立与发展的基本史实加以论证。

2014·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根据如图示及所学知识,军机处是
A.辅助皇帝行使权力的机构B.囊括内阁、六部权力的机构
C.隶属于皇帝的最高权力机构D.总揽全国军政要务的机构
7 . 右侧的图示表明了政治文化与政治体制的关系。其中公民占比例越大,民主体制越容易实现;而臣民、愚民占比例大,则民主体制越不容易实现。如果把19世纪末的美国称为“民主的工业国家”,德国称为“权威的工业国家”,那么同时期的“民主的前工业化国家”对应的是(     
A.法国B.英国C.中国D.俄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是某学生对西方代议制的理解而制作的图示,最恰当的标题是
A.统而不治的“虚君”政治
B.打着民主幌子的君主专制
C.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典范
D.相互妥协下的“一票共和制
9 . 下列图示中,最能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是
A.
B.
C.
D.
2016-03-29更新 | 708次组卷 | 30卷引用: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下同步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组织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作出决定:铲除德国、日本的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惩办战犯,对德国分区占领管制。这次国际会议的地点应该是图示中的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