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读图旨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引发的救亡危机、五四运动兴起的新生力量、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传播,促使爱国知识分子开始了新的探索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形势图



问题引导
观察地图,联系当时国内外形势,分析20世纪20年代爱国知识分子的新探索“新”在何处?
2021-10-22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地图册-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 . 看图释史

甲午中日战争成为洋务运动的“试金石”,同时也引发了中国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大反思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18947月-18954月)




(1)看一看甲午战争爆发前’清朝官员对战争结局抱有怎样的心态?
(2)想一想甲午战败的结局给国人心理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021-10-22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地图册- 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3 . 读图旨要

面对鸦片战争后的危局,中国备阶层柏继起而挽救。首先是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试图推翻清朝,建立“地上天国”。继而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试图解决国弱民贫等问题

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1851-1864年)




问题导引
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在救国方式上有何不同?
4 . 读图旨要

19世纪中叶,西方国家挟坚船利炮发动两次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逼签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从独立的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及世界形势图




问题导引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021-10-10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地图册-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看图释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趋势进一步发展。其中,原居大兴安岭一带的鲜卑拓跋部不断壮大,最终人主中原,统一黄河流域。

鲜卑拓跋部迁徙路线示意图




北齐《校书图》 魏晋墓室壁画中汉族妇女制作蒸馍和烙饼
(1)看一看鲜卑拓跋部的迁移路线反映出其怎样的发展趋势?请用图片信息加以说明。
(2)想一想综合以上所有图片信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呈现怎样的特点?
2021-10-15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地图册-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6 . 读图旨要秦灭六国后,初步建立起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并奠定了此后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基础

问题导引观察《秦朝形势图》,图中哪些信息能反映秦朝对其统治疆域进行了有效管理?
2021-10-10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地图册-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7 . 读图旨要隋结束了魏晋以来分裂割掘的局面。唐继往开来,开放进取,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同时,造就了博大恢弘的盛世王朝。


问题导引观察《唐前期疆域图(669年)》,说说唐朝在669年时的疆域与汉、隋两朝相比,有哪些拓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古代亚述王朝的几个重要国王都十分热衷于大规模的宫廷建筑,其中尤其以萨尔贡二世在杜尔—沙鲁金城内修建的皇宫最为辉煌,“人首飞牛”是该王宫大门两侧的守护神兽的雕像(见下图)。其是人头、狮身、公牛蹄的组合,生有飞翼。这一雕像的寓意是(     )
A.专制王权的神圣威严B.农耕文明的吉祥象征
C.民族振兴的尚武精神D.渔猎生活的真实写照
2021-06-19更新 | 809次组卷 | 18卷引用:(纲要下)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课中案)
10 . 北宋危亡之际,画家李唐创作《晋文公重耳复国图》,描绘东周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遭流放,辗转流亡数国,最终重返晋国,当上晋国国君,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故事。李唐创作此画意在劝诫宋朝统治者
A.积极改革、扫除弊政B.重用贤臣、选拔人才
C.卧薪尝胆、实现复兴D.吸取教训、富国强兵
2021-05-05更新 | 298次组卷 | 4卷引用: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中案)(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