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看图释史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同时也引发了先进中国人的反思。

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形势图




(1)看一看从图中看,中国的哪些主权遭到了破坏?
(2)想一想面对鸦片战争的失败,当时的有识之士是如何反思的?
2021-10-10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地图册-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
2 . 下列与图所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
A.百家争鸣,各派学说自由发展B.“学在民间”促成这种现象出现
C.国君采用何种学派,取舍纠结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行
3 . 看图释史

甲午中日战争成为洋务运动的“试金石”,同时也引发了中国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大反思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18947月-18954月)




(1)看一看甲午战争爆发前’清朝官员对战争结局抱有怎样的心态?
(2)想一想甲午战败的结局给国人心理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021-10-22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地图册- 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看图释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趋势进一步发展。其中,原居大兴安岭一带的鲜卑拓跋部不断壮大,最终人主中原,统一黄河流域。

鲜卑拓跋部迁徙路线示意图




北齐《校书图》 魏晋墓室壁画中汉族妇女制作蒸馍和烙饼
(1)看一看鲜卑拓跋部的迁移路线反映出其怎样的发展趋势?请用图片信息加以说明。
(2)想一想综合以上所有图片信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呈现怎样的特点?
2021-10-15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地图册-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5 . 如图《通不过去》(图中有“和平之路”“战争之路”“五项基本原则”及排队情形)意在说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利于
A.提升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B.推动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
C.阻止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D.遏制帝国主义的战争图谋
2021-12-27更新 | 4849次组卷 | 47卷引用: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下图所示,某学者绘制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关系示意图(部分),由图可知
A.儒学是当时影响力最大的学派B.诸子思想主张各异但相互影响
C.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繁荣D.法家学说是各派思想的最后归宿
7 . 读图旨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引发的救亡危机、五四运动兴起的新生力量、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传播,促使爱国知识分子开始了新的探索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形势图



问题引导
观察地图,联系当时国内外形势,分析20世纪20年代爱国知识分子的新探索“新”在何处?
2021-10-22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地图册-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8 . 读图旨要

面对鸦片战争后的危局,中国备阶层柏继起而挽救。首先是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试图推翻清朝,建立“地上天国”。继而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试图解决国弱民贫等问题

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1851-1864年)




问题导引
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在救国方式上有何不同?
9 . 读图旨要

19世纪中叶,西方国家挟坚船利炮发动两次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逼签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从独立的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及世界形势图




问题导引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021-10-10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地图册-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
10 . 读图旨要秦灭六国后,初步建立起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并奠定了此后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基础

问题导引观察《秦朝形势图》,图中哪些信息能反映秦朝对其统治疆域进行了有效管理?
2021-10-10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地图册-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