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朝时,西州(今吐鲁番)是诸国入唐的桥头堡,是兴胡麇集之所,当地汉字与多种民族语言文字并存,如吐鲁番古城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汉字文书和相当数量的藏文、回鹘文、梵文、中古波斯语、叙利亚语等非汉字文献。这从侧面反映出唐代(       
A.国家版图已基本奠定B.中原文化受到了推崇
C.边疆内地治理一体化D.陆上丝绸之路的影响
2023-09-18更新 | 245次组卷 | 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清政府于1909年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规定了县乡基层行政建制,吸纳各种新兴政治力量参与社会管理。该章程促使农村的非正式组织纷纷建立,各种职业的人经常以宗族结构或血缘关系的方式组织起来。这一举措(     
A.旨在扩大基层统治基础B.开启了基层自治制度先河
C.为废除科举制做了铺垫D.加强了国家政权组织力量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5年以来,因抗议日本侵华,各地抵制日货运动此起彼伏,国内火柴的销路十分畅通,1919~1920年,全国各地新开设了31家火柴工厂,其中1920年开设的火柴工厂就有23家,这一年是民族火柴工业发展最快的一年。但是,即使在民族工业发展较为顺利的一战期间,我国曾生产过3500吨级船舶的最大的机器厂——上海求新机器厂的遭遇也令人唏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钢铁价格猛涨,而且有市无货,上海求新机器厂亏损不堪,于1918年已积欠法商东方汇理银行债款达一百万两银子,于1919年最终被法国资本吞并。另一个例子是中国铁工厂。

——摘编自王方中《中国近代经济史稿》

材料二   有学者说:“(民族工业)这种繁荣景象的暂时出现及其迅速消失,充分表现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是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因素。”一战期间,日本利用有利时机,大肆扩大在华势力。同时,欧美列强虽然忙于战争,但仍然通过直接或间接投资来控制整个中国的工业。到1919年,外国资本仍然控制着中国近60%的织布机和75.6%的机械采煤。英、日、美三国,成了侵略中国的最主要国家。

——摘编自李迎超、梅倩《一战后民族工业短暂兴盛原因的再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023-09-1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义和团运动期间,有一份揭帖曾广泛流传。该揭帖内容有:“四海风云驾海潮,争权争教又争朝……生灵到底归何处?只见明灯路一条。”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A.指导思想并不明确B.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革命目标尚不清晰D.体现强烈的爱国情怀
2023-09-1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王守仁弟子、泰州学派开创者王艮曾提出,“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他认为道就在日常生活里,哪怕是一个书童奴婢的视听言行,也体现了“道”。这一学说(     
A.促成封建等级制度瓦解B.启迪了市民文化的产生
C.呼应了明清社会的发展D.冲击了儒家的正统地位
6 . 北宋初年,在全国各地设立榷酒机构,实行对酒的官营垄断政策。此后,榷酒机构逐渐废弛,到宋神宗时,将全国各州、县、镇市的官员酒坊全部包给民户,还实行了招标竞标的“实封投状法”。这一做法(     
A.解决了朝廷的财政危机B.标志着“重农抑商”的废弛
C.满足了市民对酒的需求D.适应了宋代商业经济发展
7 . 有学者指出,在西方列强看来,与其等着一味守旧的清政府最终被革命推翻,不如督促清政府实行改革以保持甚至扩大它们在华的既得利益。正是基于此,清末新政出现了。按该学者理解(     
A.清政府已成为列强侵华工具B.新政具有民族救亡的色彩
C.改革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D.清末新政顺应了历史潮流
2023-09-17更新 | 573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戊戌变法时期,虽有少数朝官和地方督抚意识到了民族危机的严峻,如维新派陈宝箴等,但绝大多数官员认为“虽分割(指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之后,亦当有小朝廷,吾终不失为小朝廷之大臣”。这表明,当时(       
A.新式知识分子探求救国道路B.推翻封建统治的时机尚未成熟
C.清廷社会治理能力趋于弱化D.维新变法的思想启蒙作用有限
9 . 物理科代表李小明同学突发奇想,用电路图表示17世纪后期某国家最高权力的转移,如图:打开S1,闭合S、S2,则L灯亮。这个国家是指(       
A.英国B.美国C.法国D.日本
10 . 如表是时人关于某一历史事件的言论。据此推知,这一事件是(     
臣等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臣誓死守御。设战而不胜,请俟臣等死后,再言割地
而事难挽回,如赤子之失父母,悲惨曷极……唯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为南洋屏蔽
惟我一介小民,犹能聚众万余,血战百次。自谓无负于清
在中国人间引起一场大恐慌,因竞相逃之中国内地,勿论轮船小艇,夕载数百归去,翌晨复候于海岸西望者数千
A.反割台斗争B.义和团运动C.三元里人民抗英D.黄花岗武装起义
2023-09-15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半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