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辛丑条约》规定,为帮助赔款实现,以关余、盐余(关税和盐税收入在偿抵外债后的剩余部分)和常关收入三项税收作为担保,同意把现行关税由18提高到5,对迄今为止的免税商品征税。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收回了一部分关税自主权
B.对民族工业发展有一定积极作用
C.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D.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主要途径
2021-05-22更新 | 177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东方理想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民族主义是近现代欧洲乃至世界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族主义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一种现象。中世纪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勃艮第或康沃尔的居民,只是最后——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三个发展逐渐更改了忠诚的这一尺度。一个发展是各种方言的兴起和这些方言在文学表达方面的运用。另一发展是若干国家教会脱离了天主教会。最后一个发展是西欧的一些王朝建立并巩固了几个性质相同的、独立的大国——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麦。这些发展为民族主义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   1814年9月召开了维也纳会议……维也纳和约就这样结束了在法国革命后接踵而来的遍及欧洲的政治上的和军事上的大动乱局面。然而甚至会议中最保守的外交家也承认,革命活动和革命遗产不会从欧洲文化或历史中真正地消失。……一些著名的革命事件也有助于传播人权、政治参与,民主政府和经济组织工作的一些新观念。

——改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韩国经济从崩溃的边缘走向复苏,60年代韩国成功推行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70年代跻身于新兴工业国行列,80年代发展成为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国家,韩国在不到40年之中取得了被称为“汉江奇迹”的经济成就。……美国2018年依据《贸易扩张法》,对韩国钢铁产品征收了25%的高关税。欧盟也从2018年开始对韩国11种钢铁产品提高了关税。韩国钢铁协会表示,钢铁产品出口环境日趋恶化,自2017年以来连续5年减少。

——改编自朴昌根《解读汉江奇迹》、2022年韩国《国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进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和民主发展的角度,指出17到19世纪西欧王朝国家的历史命运。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政治文化重构的角度解释“革命活动和革命遗产不会从欧洲文化或历史中消失”的原因,并列举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从文化角度分析“汉江奇迹”出现的原因,指出二战后新兴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困境,并概括中国为此贡献的智慧。
3 . 下图是公元元年——1800年欧洲人口变化图,对不同阶段人口变化解读不正确的是(     
A.①阶段人口略有增长,是罗马帝国前两百年繁荣的写照
B.②阶段人口持续增长,原因是欧洲国家统一、政治稳定
C.③阶段人口锐减,主要受“黑死病”在欧洲流行的影响
D.④阶段人口快速增长,美洲高产作物的传入是重要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图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青铜器“何尊”。其内底铸文122字,其中有“宅兹中国”四字,意为“我要在国家的中心管理天下”。下列对何尊的解读正确的是
A.内底文字主要反映了西周奴隶的活动
B.当时“中国”的区域大致在长江流域
C.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D.为研究东周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4到1928年间,科隆到波恩这段公路上的车流量超过该路的承受能力。1929年,一条新型的“机动车专用路”开始建造,动用了5500多名失业人员,最终于1932年8月通车。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有误的是
A.这条“机动车专用路”是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
B.“新型”主要是指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
C.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道路建设
D.德国通过交通建设摆脱了经济危机
6 . “436年,魏灭北燕,冯业率三百人浮海归宋,居住广东新会,为罗州刺史。冯氏非本地人,号令不行。高凉郡有“蛮”族部落十余万家,酋长冼氏。梁末,罗州刺史冯宝娶冼氏女为妻。冼夫人约束冼氏部落使从民礼,冯氏政令才得行施。冯氏数百人终于影响冼氏十余万家。”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材料中的“魏”指的是曹魏B.冯冼联姻加强了对岭南的治理
C.“蛮”族内迁促进了民族交融D.政府以行政手段推动民族交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南宋章如愚《山堂先生群书考索》中说:“修撰史之目不一,而其凡有二:曰记载之史,曰纂修之史。时政有记,起居有注,其记载之史乎。纂修之史名目滋多:实录云者,左氏体也;正史云者,司马体也。纪其大事,则有玉牒;书其盛美,则有圣政;总其枢辖,则有会要。”以下解读较为准确的是
A.记载之史在于纯粹记录史事,最为客观
B.纂修之史凝聚着史家的心血,最为全面
C.纂修之史由记载之史不断层累加工而成
D.官家纂修之史比私家编撰的史书更可信
2022-05-2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对如图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联邦德国成为西欧经济“火车头”
B.日本经济得益于“统制经济体制”
C.美国经济动力不足源于“滞胀”
D.日本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
2022-03-0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县区教研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6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9 .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是上议院,由61名成员组成,这些成员由联邦国家的君主们任命,按其指示进行投票。普鲁士国王作为帝国皇帝可以任命其中的17名代表,还掌控着代表皇家行省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3个代表名额。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每两万人口产生一名代表。据此,下列对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②帝国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③联邦议会对政治进步无用   ④普鲁士在联邦内占有优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3-01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县区教研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6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10 . “‘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但后来‘其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皆取著姓士族为之,以定门胄,品藻人物。’”下列对材料中的“其”解读有误的是
A.指的是九品中正制
B.主要实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C.实行之初主要以人物德才为品评标准,有积极意义
D.形式主要是世袭爵位,容易导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
2022-03-0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县区教研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6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