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的历史虽然长期之间战乱频仍,兵戈扰攘,但从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看,却又一个从小到大、由弱及强、持续发展、一脉相承的演变过程。而罗马共和国和帝制相对稳定的统治,则又使得历史学家和有识之士得到一个总结历史经验、反思当前政治的较好机会。由此说来,罗马历史的一线发展为历史学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罗马社会内部的统一和内聚的要求,又成为历史学家寻求历史启示的动因。

——摘编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

材料二   拜占庭帝国所处的东部地中海地区,多属古代东方文明的发祥地,又经希腊化时代文化的长期浸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经济文化类型。罗马人虽曾从军事和政治上占有这个地区,却从未能最终在精神文化方面取而代之,实际上帝国的东部行省对罗马一直维持着文化上的独立性。所以,后来希腊化的帝国东部与拉丁化的帝国西部相分离,似乎体现了某种基于文化、心理和传统的力量催化的结果。当西罗马帝国在蛮族入侵浪潮的冲击下罹遭覆亡、经济文化全面衰落之际,拜占庭却依然维持不堕,终致渡过难关,恢复生机,保存并继承了古典文化遗产,创建成自己特有的文化范型,一直存续近千年。拜占庭在本质上大致是一个罗马帝国的政治模式、希腊的文化传统和经过希腊文化改造的东正教体系的多元混合体,这正是它极具魅力的特色所在。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   阿拔斯王朝期间,巴格达城是一个著名的科学文化中心。波斯人、希腊人、犹太人、叙利亚人和阿拉伯人都在这里相遇,他们中的许多人热心文化交流,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不同文本的文献书籍进行整理,翻译成阿拉伯文,他们的工作得到了阿拉伯君主和贵族的支持。哈里发马蒙统治时期(813833年在位)也许是哈里发历史上最光荣的时代。马蒙不仅移都巴格达,而且还在城里成立一个学府,专门翻译希腊文、叙利亚文、波斯文和梵文的哲学、文学和其他科学著作。译文相当精审,其中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不仅进行了翻译,而且还进行了译注……他们还翻译了许多波斯和印度的书籍,但这些书籍不曾再译成拉丁文,因此没有传到西方。

——摘编自【美】菲利普·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代表古罗马史学最高成就的两位史学家及其代表作。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拜占庭帝国文化的特点及其原因、影响。
(3)依据材料三,评析阿拉伯帝国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2022-06-0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讲到“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的关系,有学者举例说:“《史记》中有不少司马迁关于历史现象的叙述,因为司马迁并没有亲身经历或以事后追忆的方式来描述的,所以司马迁对历史现象的叙述可以看作是我们研究这些历史现象的‘第二手史料’;如果我们要研究司马迁的史学思想,这些‘第二手史料’就自然成为‘第一手史料’了。当然,《史记》中也有不少司马迁关于历史现象的分析和评价,这些‘历史分析’和‘历史评价’也可以成为我们研究司马迁史学思想的‘第一手史料’”。该学者旨在说明
A.“一手史料”即为历史评析,“二手史料”即为历史叙述
B.历史真相必须建立在“一手、二手史料”的相互印证之上
C.“一手史料”的研究和使用价值往往要高于“二手史料”
D.“一手史料”与“二手史料”的属性并不是绝对不变的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先秦至两汉,中国本土哲学的本原追问,以“本末论”为基本方法,这种思维在解决经验世界中事物的存在之先问题上简洁有效,但也有难以克服的理论困难。对此,从玄学到佛教都做了许多探索,“体用”思想逐渐确立起来,这其中蕴含一种不同于传统经验性思维的形而上学范式,可以说是一种思辨性思维。但佛教“体用论”因其非实在性(即“缘起”之“空”)而难以与世物、人伦相兼容,这给理学留下了继续探索的空间,以“北宋五子”为主要代表的早期理学家集中展现了思维转型的理论自觉与努力。

——摘编自张恒《从“本末”到“体用”:理学与传统哲学思维之变》

材料二   本来中学有中学的“体用”,西学有西学的“体用”,即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有各自的“体用”,移花接木地把西方资本主义的“用”移到中国封建主义的“体”上来,这是近代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种结合曾经产生了某些有益的东西……这些,无疑是封建文化的异军,力量虽然有限,但终究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

材料三   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引自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3年6月2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在“中国哲学本原追问”方面,从“本末论”到“体用”思想所发生的嬗变结合所学,分析理学家“思维转型的理论自觉与努力”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使“某些有益的东西”得以“产生”的指导思想,并简要评述这一思想。
(3)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内涵。结合所学,简述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2023-12-25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四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关于辛亥革命的发生,部分学者提出了下列观点。由此可见(     
学者观点
张鸣辛亥革命是由偶然因素促成的,是一场意外。以后来的历史看,立宪的变革,就是非革命的变革对中国显然更好
姜义华辛亥革命的真正动力,其实是作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精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天下国家责任伦理
杨银权科举制的废除与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必然的内在关系
沈渭滨晚清近50年的“自改革”,特别是最后十年“渐进的改革”,为辛亥革命的酝酿与准备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A.偶然因素决定着历史事物发展的方向B.历史评述并没有客观标准
C.时代与研究者的立场影响着历史解释D.历史事实存在着多元解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史学评价包含对历史人物的褒贬,以下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态度正确的是(     
A.任何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都带有主观性,因此不必去做
B.历史总是胜利者书写的,因此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都不够客观
C.历史学家应秉持当前的政治立场,以此对历史人物加以评价
D.因为有价值评述,历史编纂学才能对人类改造世界作出了贡献
2023-12-2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鲁迅中学2024届高三12月选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太宗在天山南部先后设置了伊州(治今新疆哈密)、西州(治今新疆吐鲁番)、庭州 (治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州之下置有县、乡。州置刺史,县置县令,乡置乡长,里置里正。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以及严格的户籍制度。三州的设置斩断了西突厥的右臂和吐蕃的左臂,阻绝其联系。此后,在征服天山北部的西突厥残余势力和天山南麓的龟兹等国时,唐朝在龟兹设立安西都护府,又在新招抚地区设立羁縻州府制度。

——杜文玉《唐朝如何经略西域》

材料二:边区政府建立了盐池县城川蒙古族自治区、曲子县三岔回族自治乡、新正县一区第一、第九回族自治乡等区、乡一级的政权,在这些民族自治区、乡中,让少数民族行使自己管理自己事务的职权。在政府的帮助下,边区先后成立了“延安回民救国会”、“中国回教救国陕甘宁边区会”“蒙古文化促进会”等团体,开展抗战救国、保卫边区的活动。在优待难民政策下,迁入边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得到了土地,边区还组织迁移来的蒙、回族同胞组成打盐运盐合作社,给他们发放贷款,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还为他们减免课税。边区政府先后在回族聚居区开办了民族小学,由政府拨款、拨地,并实行免费教育。

——王晋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民族政策与实施》

材料三:“两个共同”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族工作的主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各族人民实现了空前的团结,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强。在新世纪新阶段,只有牢牢把握“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上来,凝聚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来,才能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供不竭的力量之源。

——梁志忠、郭五明《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对“三州”治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设置“三州”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评述陕甘宁边区政府对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做出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个共同”的内涵,并概述其提出的历史意义。
7 . 学者在评述某一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时说,“无论是中原农业区的省、路、府(州)、县的四级制,还是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的‘使、司’机构,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和边疆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该王朝是(     
A.唐朝B.南宋C.元朝D.明朝
2023-12-1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他的帝国在他死后并没有延续下去,但长期的、远距离的文化交流却在被分割的国家中蓬勃兴起。在印度的边境,犍陀罗王国将佛教与希腊风格的艺术相结合。”材料评述的“他的帝国”(     
①兴起于伊朗高原                                           ②地跨欧亚非三洲
③实行了行省制度                                           ④推广了希腊文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 有学者在评述中国古代某一朝代的监察体系时说:“设六科给事中,使其成为专门监察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与都察院不相统属,并可互相弹幼。这种台省分立之法,旨在加强皇帝对六部及都察院的控制。”该学者评述的这一监察体系出现于(     
A.唐朝B.北宋C.明朝D.清朝
10 . 经济改革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富强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第一股——轮船招商公局股票上的部分文字如下:“轮船招商局为给股份票事奉直隶爵阁督部堂李(鸿章)奏准设局招商,置备轮船运漕揽载,札饬商办等因在案。当经本局议定召集股银壹百万两,分作千股……如本股出让,须遵定章办理,毋许私相授受……”

——摘编自刘克祥、是太昌《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二   1982年,广东省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在深圳成立,它是国内首家通过报刊公开招股的公司,19837月向全国发行“深宝安”股票凭证。1984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企业股份制开始试点。19841118日,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它是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19861114日,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将飞乐音响股票赠送给采访的时任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约翰·范尔霖先生,”飞乐音响”由此载入了中国股份制改革的史册。

——摘编自厉以宁《中国企业股份制的理论与实践》

材料三

时间事件
1999年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在报刊上公开发表
1992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11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一般小型固有企业,有的可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有的可以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为国有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具体路径
1993国家颁布实施了《公司法》,正式在法律中规定了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形式
1997觉的十五大正式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199812第九届全四人大常委会以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我国的股份制改革和企业上市从此有法可依了

——摘编自王海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782018)》


(1)股票是典型的“舶来品”,请列举它在世界上的最早代表。结合材料一中的相关信息,阐述“中国近代第一股”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关史实,围绕材料的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评述完整,表达成文)
2023-03-2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届高三2月统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