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8世纪90年代初,法国国民议会取消监禁专制授权令,否定了家长或家族可不经审讯就将孩子投进监狱的做法;国民议会还规定,由新建立的家事评议庭专司听审父母和20岁以下子女的争讼,21岁的家庭成员不分男女,不再受父权的管辖控制。上述内容体现了
A.个人意志即个人权利B.个人与国家间的契约关系
C.男女的政治地位平等D.家族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
2021-06-12更新 | 11350次组卷 | 77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青海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289年,元政府在广泛种植木棉的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等地设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使民众不堪重负。这
A.加重了区域经济的不均衡B.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推动私营棉纺织业的繁荣D.促使财政管理权限下移
2021-06-09更新 | 7999次组卷 | 68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
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
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
2020-07-08更新 | 10940次组卷 | 89卷引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第二民族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1978年,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解决农业快速发展并为工业化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中国共产党认为只有工业化才能最终解决贫穷落后,才能最终解决农民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逐步建立起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体制。农业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农业剩余产品,降低了工业发展成本。1953~1957年国家预算收入中,由农业及副产品收购、加工、销售、运输等利润和税收间接构成的财政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0%。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材料二   1978年后,城乡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政府不再完全通过计划的手段来调节城乡关系,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趋向并没有立即改变。当农副产品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已能够满足城市需求的条件下,农民和农村主要通过直接投资(乡镇企业)、提供劳动力等方式,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2006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我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以上材料改编自武力《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政策的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的变化。
2022-06-08更新 | 4270次组卷 | 38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青海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2018-06-09更新 | 13273次组卷 | 14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研究表明,有清一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无疑是军机处的设立。但军机处在形式上却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如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且条件简陋,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这表明其实际职能
A.“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C.“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D.“别黑白而定一尊”
2020-01-09更新 | 7605次组卷 | 83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在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上,许多经济学家批评了要求消灭商品、货币关系的“左”倾观点,提出应更多地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例如,孙冶方重提“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薛暮桥提出应当为长途贩运平反,要利用市场活跃流通等。这些观点意在
A.重新估计市场的主导作用B.扩大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C.推动改革向更深领域前进D.引入市场调节计划经济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世纪末,中国的近代化出现新内容,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体制创新”。导致这种转变的内在原因是(     
A.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
9 .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2019-01-30更新 | 7356次组卷 | 220卷引用:2015届青海西宁市第四高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甘蔗的种植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在中世纪蔗糖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造成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长与医疗设施的完善B.新航路开辟使东西贸易便捷
C.殖民扩张和黑奴贸易的兴盛D.工业革命提高民众消费水平
2021-10-10更新 | 3140次组卷 | 111卷引用: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