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7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种棉花的情景;在秘鲁,考古学家发掘出公元前2400多年前的棉织渔网;在埃及,考古学家发现了4000年前盛有棉籽的器皿。这表明(       
A.物种出现全球交流B.地理环境影响棉花种植
C.古代文明多源发展D.考古发现决定历史认知
2 . 2020年以来,随着全球人员流动模式的转变和多国辞职潮的出现,国际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和专业人士“求贤若渴”,各国纷纷加入“抢人战局”。德国当局除了吸引专业人才,还将目光放在身处德国的约180万名难民身上。这主要体现了(     
A.欧洲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B.全球劳动力来源的多样性
C.人才流动解决了国际难民问题D.全球化引起了人才的跨国流动
3 . 阅读如表:1525年印度洋地区最大的舰队一葡萄牙舰队的分布情况。由此推知(     
船只类型数量备注(无备注的即在海洋巡游中)
战船6艘3艘在霍尔木兹海峡
大帆船11艘2艘在印度西南港口卡利卡特
桨帆并用大木船5艘
桨帆并用的轻快小船4艘3艘在印度西南港口卡利卡特
双桅帆船4艘1艘在非洲肯尼亚港口马林迪
海盗船11艘
A.早期殖民贸易具有垄断性B.印度洋的海权争霸激烈
C.葡萄牙人的造船技术先进D.葡萄牙控制了亚洲贸易
2024-06-1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程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博洛尼亚大学是中古欧洲第一所高等学府,它以法律研究见长,且起主导作用的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自治组织,最初的大学也因此诞生。学生们组建这种特殊的行会,意在设定费用和学习方面的标准,从而避免遭受不良教师“贩卖语言”和亵渎知识的侵害。据此可知,当时欧洲(     
A.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B.市民阶层珍视其自治权利
C.信仰自由已成为社会共识D.宗教神学影响已日渐式微
2024-06-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程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5 . “一是它首次为印度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语言和一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二是不可避免地使印度产生政治上的自觉性和自治要求,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利用欧洲的思想意识攻击英国的统治,并组织了一个民族主义运动。”由此可知,英国的殖民(     
A.有利于民族独立运动B.破坏了被殖民地的传统文明
C.客观上促进文化重构D.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命题解读
多因素的互动耦合引发成功改革若没有较强主体力量难以确保政策的连贯性;较好的初始条件与较大的创新力度间有显著的替代关系;较复杂的外部环境并不会造成显著阻碍,反而能成为变革的驱动力;“创新力度”作为辅助条件,其大小并不必然导致改革的成败,要与其他条件协调才能生效
强主体的改革容易成功在封建集权制国家,皇权至高无上,人治色彩浓厚,帝国权力的实际主宰者(不一定是皇帝)对于改革所持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改革措施、过程要求与创新力度相辅相成一方面,措施过少会导致失败,即未及时变革、配套措施不足容易失败;另一方面,在弱主体的前提下,措施过多则会加速失败。这意味着成功的改革需要措施数量、主体力量和适度创新相匹配
改革呈现历史周期律,王朝初期的改革容易成功一般来说,王朝初期的改革容易成功,所以改革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和贞观之治均处于王朝的前期,初期的改革更能发挥基础优势,或者及时逆转劣势
核心条件的缺失致使改革失败失败改革的分析有四个核心条件(较差的初始条件、较弱主体力量、较少变革措施、较低执行要求)

——摘编自徐国冲、潘玲珑《改革是怎样炼成的?——基于中国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定性比较分析》

上表是学者对中国历史上重大改革考察后提出的命题及解读,根据材料,提取一个关于变法和改革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论述充分,史实准确)
2024-06-05更新 | 27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王菲利普四世与巴黎大学大事记

1295菲利普四世颁布的法令规定:“禁止以任何借口掠夺巴黎大学教师和学生的财产”
1301巴黎大学教师和学生要求免除房屋租赁税,遭到巴黎市长的拒绝。菲利普四世支持免除巴黎大学教师和学生的房屋租赁税,此外免除了通行税、关税和其他商品税
菲利普四世强调巴黎市长每两年必须当众用法语宣读一次所有特许权条款,以提醒巴黎市长不折不扣地保障特许权的执行
1302菲利四世颁布的法令规定,主教法庭审理巴黎大学教师和学生的案件,该措施使巴黎大学教师和学生免于世俗法庭的审理
1304巴黎城市长皮埃尔·朱迈尔公然违抗该原则,逮捕并处决了两名巴黎大学学者,国王将其逮捕
1306为了进一步吸引外国学者,菲利普四世规定:“学生和教师受到我们特殊的保护,无论是在城市还是道路中都受到保护。”

材料二   1302年,菲利普四世开创了三级会议制度,标志着封建等级君主制正式确立,法兰西政府从巴黎大学招募了大量知识分子充当官吏。菲利普四世从巴黎大学还选拔了一班顾问,即“王家立法官”,专门探究罗马的各类成文法,编写通行王国全境的法律。在与教皇卜尼法斯八世的斗争中,巴黎大学站在国王一边,拥护国王的统治。神学院部分教师宣称,卜尼法斯八世的教皇地位不合法。菲利普四世派遣使者逮捕了年届古稀的卜尼法斯八世。

——摘编自高露《12-15世纪欧洲大学特许权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菲利普四世支持巴黎大学办学的做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菲利普四世支持巴黎大学办学的影响。
2024-05-3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程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建隆三年(962年),宋太祖下令将坊墙撤除,由此形成了“街市结合”的城市体制。城市当中,店铺日夜均可经营。宋代坊郭户籍政策是政府对商人对城市做出贡献的奖励,这样一来,商人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城里人。城市经济的类型也趋于多样化,有工商型、商业型、手工型等。商业化的娱乐活动对他们来说如同家常便饭,极大丰富了人民的精神享受。为了适应海外贸易,宋朝的港口城市也逐渐增加。宋代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加入商人行列,经商甚至成为一种风尚。宋代以服饰论尊卑的制度也逐渐动摇,到南宋时贵贱着装相差无几的现象时有。宋代大城市周围的市镇比小城市密集的多,农村劳动力也大量迁入,人口多到朝廷需颁布政令来控制。但坊市界限的打破也造成了秩序的混乱,官商勾结、滋扰百姓的现象层出不穷。此外,农村人口的迁入也使流民、难民散布城市当中,烧杀抢掠事件发生更为频繁。

——摘编自司马少府《宋代城市是怎么样的?浅谈宋代城市发展》

材料二   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及手工业、农业的分离和日益专门化,大约在11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兴起了。在中世纪时代,西欧城市是封建领主政治的对立物。大批手工业者、农奴为逃避封建主的奴役进入城市。城市不仅成为逃亡者的避难所,危害了封建主的利益,而且城市从产生之日起,市民就为自身利益、摆脱封建领主的盘剥而与其斗争、争取自治,甚至因此发动起义。中古西欧城市培养了新的阶级-市民阶级,也是日后推翻封建社会的主力。

——摘编自杨超《论中古西欧城市产生的原因一兼评西方学者的学术观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和中古时期西欧城市兴起的共同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和中古时期西欧城市的不同特征,并简析其各自产生的影响。
2024-05-3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程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如表:20世纪20-30年代英国部分社会活动人士的事迹,这可用以说明(     
人物身份社会活动事迹
乔治·兰斯伯里工党领袖,社会主义和平派的代表。参加了“不要再战”运动的发动及领导。
阿瑟·庞森比工党成员,人道主义和平派的代表。发起和平签名运动,反对兵役,拥有大批支持者。
迪克·谢泼德牧师,基督教和平派的代表。发表“和平呼吁信”,召开大会,成立“和平誓约会”,发起了影响广泛的谢泼德和平运动。
A.英国和平主义阵营分裂对立B.绥靖政策实施的社会背景
C.法西斯主义遭到了全面抵制D.英国国内的政治危机深化
2024-05-3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程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公元8世纪中期至9世纪中期,阿拉伯兴起了“百年翻译运动”,在大约100多年时间里,阿拉伯人把古代波斯、古希腊、古印度很多典籍都翻译成了阿拉伯语。在翻译学习过程中,阿拉伯人广泛吸收了这些古老文明的成果,并加以综合发展。这说明阿拉伯帝国(     
A.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精髓B.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潮流
C.积极吸收全世界的文化D.推行了文化扩张的政策
2024-05-3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程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