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历史学家尹达指出,“到了明朝,尤其是正德以后,私人修史数量浩繁、体裁齐备、内容广泛确是其突出特点,也是前代无法比拟的”。明朝时期的当代史撰修成为这一时期史学发展的主流,私家所修的编年体和纪传体当代史书就有46部,当朝人物传记共108部。明代私家修史(     
A.表明理学的格物致知盛行B.总结了历代的经验教训
C.利于发挥史学的经世价值D.旨在推广新型文学体裁
2 . 按照《史记·殷本纪》的记载,自“契卒,子昭明立”开始,至“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止,凡十四世,是先商时期。王国维利用甲骨文资料对《史记》所记——进行考订,发现甲骨文所述商之先公先王世次与《史记·殷本纪》所记相合,从而得出结论:“《史记》之实录,且得于今日证之。”由此可知(     
A.实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B.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加可靠
C.西汉政府重视史学研究D.实物史料是史学研究必要条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文献与出土资料均反映秦朝文书来往十分繁密。秦朝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秦始皇日夜批阅大量文书。材料能够说明(     
A.“书同文”取得了显著效益B.全国信息交流主要依靠文书传递
C.“车同轨”发挥出巨大作用D.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文书的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图1、图2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列强对华(     
A.借助商品输出方式攫取财富B.控制了清朝财政收入
C.通过资本输出参与国际分工D.加快了经济侵略步伐
2023-11-12更新 | 217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新中国成立之初,许多城市居民怀有“亲美”“崇美”“恐美”思想,为此政府果断的驱逐从事反华活动的宗教人士,接办美国津贴的学校,取缔收听“美国之音”,阻禁美国电影,同时还加大对苏联电影的介绍和引入。这些措施(     
A.消除了美国文化在华的影响B.构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彰显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力量D.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2023-11-11更新 | 272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初政治制度的变革,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大的发展,帝制的倾覆,共和制度的诞生,宪法的制定,国会的召开,选举的进行,政党政治的尝试,都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是一场民主宪政的真正试验。这场试验虽然结局不成功,但依旧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民国初期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之中,且中国的封建专制持续很长时间,这种背景下效仿西方的政治制度,甚至是“拿来主义”,使得受封建统治多年的民众缺乏心理准备,有些麻木不仁,国内的资产阶级力量也薄弱,不可能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彻底的决裂。辛亥革命的胜利具有特殊性,它不是具有共和理念的革命党人一方取得的彻底胜利,而是以暴力加谈判取得了成分复杂的胜利,由于各种目的而与清政府决绝的政治派别,拥兵武人挟革命大潮而来,为后面的政局动荡埋下了伏笔。

——摘编自刘英涛《民国初期政治制度分析》

材料二   1940年,毛泽东指出,抗日民主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抗日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政权。根据地规定无论是抗日根据地的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还是民族资产阶级、富农和一般地主,均可参加抗日政权。各地按照“三三制”的人员结构比例进行选举,“三三制”政权所体现的是以普遍、平等的选举制度为基础,成为抗日根据地具有自己独创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和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抗日民主政权的产生“经过人民选举”,凡年满十八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和性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精神在各抗日根据地都得到了认真实行,并且制定了相应的选举制度。1944年美国观察团成员赴延安考察时也深刻感受到边区政治的特色,这里“人民积极向上,与重庆相比是另一个世界”。

——摘编自谢双明《论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治的特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期政治变革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治的特色,并简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近代民主政治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7 . 论述题。从医疗社会史角度审视历史事件,可以提供给我们比较新颖和独特的视角,去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

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其渊源可追溯至16世纪的明末时期,而西医传教士入华却可视为纯粹的近代现象。早期传教士多为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人,这些国家所依据的信念与早期启蒙运动有着相当密切的关联,属于“近代殖民帝国”的扩张理念。这种心态是19世纪以前的基本状态,但19世纪以后情况有了很大变化。西方的殖民扩张已由欧洲老式的殖民体制逐渐融入了美国和日本等新兴的殖民形态,不仅使传教的手段更加多样化,而且亦通过资金的大量注入使传教身份更加复杂化。他们依托的完全是“现代殖民帝国”的理念,“西医传教士”的出现就是19世纪西方扩张活动区别于以往的重要标志。

——根据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整理


请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选取一个除医疗社会史之外的角度,对西方从“近代殖民帝国”转变为“现代殖民帝国”的过程进行评述。
2023-11-08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解释唐代士族衰弱的原因时,许多学者认为是由于科举的兴起所致。然而美国的中国古代史专家陆威仪认为,这是倒果为因。虽然进士举越来越重要,但是旧的家族娴熟地掌握了这种考试,以至于进士举成为大家族确保自身永久地位的一条新途径。不同于后来中国朝代科举以笔试为主、考官无从知晓答题人身份的规定,唐代的科举要求主考人和应试者之间、应试者们自身之间一种广泛的、遵照礼仪的互动。科举过程中强烈的社会因素也总是优惠士族的子孙。关于这一史学争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历史研究虽然鼓励百家争鸣,但不必立异以为高,应诉诸公论
B.研究历史需要正本清源,新的历史解释不能脱离新史料的发掘
C.历史学追求史实的纯粹与客观,而家国情怀却常影响价值判断
D.历史学家需要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考证与辨析他所研究的事实
9 . 2003年3月,中国通过了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改革后的国务院机构数由29个减少为28个,将“内贸”和“外贸”职能进行合并,组建商务部。此次机构改革(     
A.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步骤B.反映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C.适应了新世纪国内外形势的变化D.完成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78年12月28日,国务院颁布了修订后的《发明奖励条例》,下图所示为其中第六条规定的内容(画线部分表示该条目与1963年颁布的原文的主要差异)。这可用于说明(     
A.科技领域尚未实现拨乱反正B.科学家财产权缺乏法律保护
C.科技发明是国家的集体财富D.国家对精神文明导向的重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