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埃及最早的歌谣约产生于公元前四千纪。下面三首歌谣保存在埃尔.凯布地方的帕赫里墓壁上,以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刻成,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

庄稼人的歌谣

赶快,领队的人,

快驱打那群公牛!

瞧,王爷站在那儿,

正望着我们呢。

打谷人的歌谣

给自己打谷,给自己打谷,

哦,公牛,给自己打谷吧!

打下麦秆来好给自己当饲料,

谷子都要交给你们的主人家。

不要停留下来啊!

要晓得,今天的天气正风凉。

搬谷人的歌谣

难道我们应该整天

搬运大麦和小麦吗?

仓库已经装得满满,

一把把谷子流出了边沿;

大船上也已经装得满满,

谷子也滚到了外面。

但还是逼着我们搬运,

好像我们的心是用青铜铸成。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古代埃及文化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3-06-0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场记

在制宪会议上,代表们有的庄严肃穆,有的插科打诨,有的奔走各座、游说八方。华盛顿深信美国新宪法“必将保证联邦各地顺利通过”。同时华盛顿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镇得住那些“恶魔(指破坏制宪会议的人)”。

麦迪逊“在辩论的任何关头,他总是作为一个最了解情况的人,走在前面,展现出他深明事理而又善于运用的突出特点”。他认为,各以自己的野心去制约他人的野心,达到一种接近平衡的状态,把政府难以避免的恶,抑止在一定限度以内,至少,美国应是个共和国,应永远埋葬君主制。

在制宪会议上,取得明确一致的看法,体现为宪法中的刚性条文;取得大体共识的部分,体现为宪法中的柔性条文;取得初步共同意向的部分,体现为宪法中留待联邦议会完成和继续发挥的条文;达不成一致看法的部分,一律在宪法中隐去。此外,他们为后人修改宪法留下可行、但不易实现的途径。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美国1787年宪法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2-05-1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毛泽东同志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年至1930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血雨腥风、刀光剑影里艰难探索的十年。从“在枪杆上夺取政权的论断”到“上山”再到“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的理论”。毛泽东等人找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正确道路。

——杨超,刘文耀《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周恩来的贡献》

材料二   中国的革命需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实现民主主义的革命;第二步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第一步,基本上依然还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这个革命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1月)

材料三   195612月,毛泽东同黄炎培、陈叔通等民主人士谈话时说,地下工厂“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并说:“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开私营大厂,订个协议,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毛泽东称之为“新经济政策”。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所《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在“找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正确道路”中所做的探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论》提出的背景,并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3)指出材料三的史料类型,并阐述其对研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史料价值。
4 . 东晋习凿齿所撰的《汉晋春秋》记录,蜀汉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出祁山时“司马宣王使费曜、戴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亮破之”,而在唐代房玄龄所著《晋书》中,对这段史实却没有记叙。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历史记述随时间久远而扭曲B.史学研究应该参照多种史料
C.一手史料更有学术研究价值D.文字记录无法真实反映历史
5 . 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依托馆藏甲骨首次举办“证古泽今——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文化展”。下列关于甲骨文说法正确的是
①属于文献史料,其研究价值极高   ②大批甲骨文发现于河南安阳一带的殷墟遗址
③是后人了解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④体现中国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如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2020-07-08更新 | 12249次组卷 | 126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陇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唐代,来华的西方各族人员,人数众多,规模空前。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就居住着来自欧、亚各地的侨民,成为古代的世界大都会。开通的社会风气,使当时长安人的服饰都受到西方的影响。妇女常常身披仿自中印度的披肩,头戴步摇(一种流行于萨珊波斯的耳环),男子汉“着胡帽”,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在沿海和内地的一些城市,更聚居着越来越多的来自西方的客商。

——何芳川、万明《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于外来文化兼容并收的史实。分析这种文化包容状态形成的背景。

材料二   唐代扬州是大江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自安史之乱起,北人大批南下,扬州人口急剧增加。手工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很多外地甚至外国产品也源源而来,遂形成国际性经济都会。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商业活动的集中,市民及工商业者很多都“侵衢(街)造宅”,结果不仅在扬州沿官河两岸出现了“十里长街市井连”的繁华商业街,夜市也随之兴盛起来。

——摘编自李廷先《唐代扬州史考》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朝中期以后扬州商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材料三   文学作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的真实性,如陈寅恪认为《桃花源记》反映了西晋末年盗贼并起,中原避难之人或远离本土迁至他乡,“其不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者,则大抵纠合宗族乡党,囤聚堡坞,捃险自守,以避戎狄盗寇之难”,即反映了十六国时期北方人民的历史情况。


(3)尝试写出你所知道的反映唐代历史的一句诗,并说明其所反映的历史内容。你如何看待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水浒传》第十五回载:吴用去说服阮家三兄弟入伙打劫生辰纲,吴用给了阮小七一两银子买了一大瓮酒、20斤生熟牛肉和两只鸡。此故事
A.体现了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
B.客观反映了明朝的货币流通情况
C.说明了当时白银的购买力强
D.佐证了小说具有可信的史料价值
9 . 我国有许多古文献资料,对殷商历史有着较为详实的记载。就史料的来源来看,下列各项中信度最高的是(     
A.甲骨文拓片B.《史记》C.《诗经》D.《汉书》
2023-11-0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宋代商业的繁荣为宋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①据有关文献记载:宋朝自成立之初,就鼓励对外贸易,尤其是海外贸易。……载着中国商人航行在南海上的中国船只,取代了南亚和西南亚的商船。……开封是个更加商业化的城市,主宰居民生活的是昼夜开放的市场,而不是宫廷和政府机构。多层房屋矗立街头,并无墙环绕,这些房屋多用于出租。

②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材料二   宋代政府把商业看成是国家财政的巨大宝库。对于国家而言,一味地压制商业,只注重农业的发展同允许商业有一定发展,给商人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以获得高额商业利润相比,后者更能适应处于转型时期的宋代社会的发展。民间商人阶层已崛起成为整个宋代社会中一支重要而又最具活力的社会力量。大大便利了商品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从而活跃了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商业资本,也由此而直接导致了国家商税的不断增加。

——摘编自冯葚等《宋代商税制度的确立与国家商业政策的调整》


(1)从材料的呈现方式上,分别指出材料一中①②史料的类型,简要说明上述材料印证了宋朝商业发展的哪些史实。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经济政策发生变化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