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21 道试题
1 .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的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a处处于低潮受西汉尊崇儒术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思想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时期批判思想的推动
2024-05-13更新 | 93次组卷 | 95卷引用:2019年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很快结束。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客观环境
B.帝国主义侵略是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本身具有较大缺陷
D.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
3 .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政府提倡使用国货
C.时处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实业救国”思潮以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2024-02-06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文革”结束后,巴金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的设想。他说: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下列不属于吸取“文革”教训所采取的举措的是(     
A.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C.提出“依法治国”方略D.建立基层民主制度
2024-02-0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值20世纪初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八国联军入侵,强烈的民族气节和战时北方军民粮食短缺的现状,使得荣氏兄弟嗅到了面粉的商机。况且此时清政府卖国求荣,与外国签订的通商条约中规定面粉进口不征关税。于是两兄弟从面粉行业开始迈上了他们实业救国的第一步……在面粉厂生意风生水起的过程中,他们敏锐地观察到了新的商机:包装面粉需要布袋,制作布袋需用布匹,布匹则依赖纱厂供应,与其受制于人,不如自给自足。于是两兄弟于1905年在无锡建成振新纱厂。一战期间,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厂急速扩张,尽管内部也潜伏着危机,但总的来说其发展是十分迅速的。这既得益于“天时和地利”——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更有赖于人和——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二人的团结奋斗。

——摘编自魏鼎《荣氏兄弟创业史及其经营思想浅析》

材料二   杨树诚经营面粉业,获得丰厚利润,至民国17年,集资本60万银元,来蚌埠兴建宝兴第二面粉厂,于民国19年投产。工厂很快垄断了皖北一带的小麦,所出产价廉物美的宝兴“洋面”完斥市场,当地许多传统的手工磨坊即被取代。杨树诚在厂内采用新设备、新技术,并采取增开夜班、对工人延长工时、严格惩罚制度等手段。与此同时,他不惜用巨款贿赂当地军政要员,甚至与一些高级将领结拜成异娃兄弟(李宗仁称其为“三哥”),以求得他们的保护。其企业盈利不断上升,到民国23年,仅蚌埠面粉厂所获纯利即达200余万银元,超出原始资本三倍多。杨树诚成了淮海一带著名的面粉业资本家。

——材料摘编自《蚌埠市志》

材料三   世界经济危机对于中国缫丝业最大的打击在于需求锐减及丝价暴跌。1930年,上海有缫丝厂102家,由于出口减退,多数缫丝厂陷入经营困难,翌年便减少到70家,缫丝设备也从25400架减少到18000架。1932年,除经济危机的摧残,“一·二八事变”的战火直接导致很多工厂受损,相继停业或倒闭,工厂数继而降到46家,丝车数也减少到12000家。随着恐慌在19331934年的进一步深化,持续开工的工厂愈发所剩无几,到1933年末只有10家,到19345月仅剩不超过6家,上海的丝厂以20%的开工率创该年各行业最低。对于民族工业面临的困境,国民政府未提出积极的救济措施。

——摘编自《世界经济危机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衰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荣氏家族企业在20世纪初期获得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杨树诚的企业经营有哪些特点?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缫丝业衰落的原因。
2024-02-0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

材料二   在昔日广州商馆时期,一般贸易品的走私是没有的。后来,许多特权由条约获得,世界上的注意力转向中国。与此同时发生的就是鸦片走私,于是就不可避免地就导致了一般的走私。俟后太平天国的叛变产生了混乱,在这混乱之中,广州完全被“叛军”包围,上海也从帝国官员的手里被夺去。外国在广州和上海的周围维持着中立……上海实际上已经变成一个自由港,从18545月起,中国政府从它的对外贸易方面就没有收到关税。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三   普遍走私的那种“自由的”制度必须觅得另一种制度来代替;所宣布过的那种中立化的严格执行必须放弃。作为让步,阿礼国建议用外国人监督的方法去实现,人员由领事推荐,但是为中国服务,由中国付给薪金,并且在中国长官的节制下工作。……新的税务机构在1854712日成立……新章程的实施受到了领事们的欢迎,因为他们的目的是要终止那时存在的无政府状态;它也受到商人大众的欢迎,因为它结束了只对他们当中诚信较差的那些人有特殊利益的那种情况;再者,它使这个口岸的税务长官,能够获得除此之外并无别法取得的一项国税。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成为“自由港”的原因和产生的不良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税务司产生的影响。
2024-02-0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战后,世界格局由两极对峙、新兴力量崛起到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并出现多极化趋势。

材料一   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摘编自王帆《关于冷战起源的八种解释》

材料二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这段时间里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十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70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材料三   海湾战争加强了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北约东扩和俄罗斯的削弱使俄无力同美国争夺欧洲和世界。科索沃战争……为北约干涉成员国以外的事务开了先例。……美国在同日本的经济竞争中重新占据国际竞争力第一的位置,成为新经济的领头羊。美国的智库估计,在2015年以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对美国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

——摘编自刘山《世界格局变化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传统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请运用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时期制约世界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冷战结束后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并指出美国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利条件。
2024-02-0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明朝李鼎《李长卿集》。材料主要反映的是(     
A.春秋商业贸易的繁荣B.战国商业贸易的繁荣
C.明朝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D.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写道: “则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 岂是郑君之罪也!”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2024-01-29更新 | 204次组卷 | 200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调查,1905-1906年,北京市场上的日用杂货只有少部分土产品,多数是来自上海、广东、天津等口岸的进口机制品,种类繁多,常见的生活用品包括火柴、洋灯、钟表、棉布、农服、毛巾、手帕、洋伞、文具、皮包等。这表明当时的北京地区(     
A.民众生活受到世界市场影响B.受列强资本输出波及较明显
C.对外开放度在国内首屈一指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于停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