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唐六典》是唐玄宗开元年间官修的行政法典,其中记载:“凡天下观总一千六百八十七所。一千一百三十七所道士,五百五十所女道士。凡天下寺总五千三百五十八所。三千二百四十五所僧,二千一百一十三所尼。”而成书于北宋的《新唐书·百官志·崇玄署》中则记载唐朝:“天下观一千六百八十七,道士七百七十六,女官九百八十八;寺五千三百五十八,僧七万五千五百二十四,尼五万五百七十六。”对于上述史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唐书》为二手史料,无可信度
B.《唐六典》为官方记载,可信度更高
C.史料之间互证有可能探究出历史真相
D.证明唐朝时期道教地位低于佛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图为汉代画像砖图“二桃杀三士”,齐景公与晏婴合谋,馈二桃于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人,由他们“计功而食桃”。三人述说了各自的功绩,公孙接、田开疆听了古冶子的事迹,认为“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遂拔剑自刎。古冶子耻于自己的言行,自认不仁、不义,也拔剑自刎了。据此可知,该画像砖
A.反映出汉代思想文化多元化B.有利于推动儒学的社会教化
C.是研究秦汉历史的二手史料D.再现了齐国尚武的社会风貌
2022-06-05更新 | 1599次组卷 | 29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省洋浦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列两则史料均指向同一历史现象。这两则史料分别属于(     
A.图像史料、文献史料B.民间器物、地方史志
C.音像史料、实物史料D.历史遗址、口述回忆
4 . 如图为1983年出土于宁夏固原南郊乡深沟村李贤夫妇合葬墓的鎏金银胡瓶,这是波斯萨珊王朝的产品,瓶身有三组人物图像,表现的是希腊神话故事“金苹果之争”。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这是研究希腊历史的一手史料B.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C.萨珊王朝手工业技术举世闻名D.希腊神话故事随丝绸之路流传
2022-08-12更新 | 239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开罗埃及博物馆保存了一尊男性石像。该雕像出土于埃及卡纳克地区,其头部为希腊式样, 但站立姿势和衣服却是埃及式样。该雕像(     
A.是埃及文化领先世界的最佳证明
B.体现了古代战争对埃及文化的破坏
C.是研究东西文化交融的一手史料
D.是研究塞琉古王国文化的原始资料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对于日本近世的锁国政策是不能从一般意义上将其理解为封闭型的落后政策的与其说锁国是在禁止海外交流,莫如说这项举措是在维护幕府政治体制和既有的传统文化。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锁国政策并未导致日本的封闭落后
B.日本锁国的目的在于维护幕府的封建统治
C.对日本锁国政策的研究缺乏一手史料
D.应将日本锁国政策放在历史长河中进行评价
7 . 唐代和尚口述、辩机编撰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玄奘沿古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西行亲身游历西域的所见所闻,其中提及了一百多个城邦,还有许多不同的民族的风俗人情。该书(     
A.促进了中外的技术交流B.史料价值低可信度不高
C.记述了佛教在各地传播D.有利于研究阿拉伯文化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线建设是指1964年起,在中西部地区开展的一场以战备为中心,以国防工业为基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活动。19641030日,中央工作会议下发《1965年计划纲要(草案)》,提出要“争取时间,积极建设三线战略后方,防备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在中央的领导和部署下,西南、西北、中南地方三线建设委员会相继组建,在“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下,共产党员身先士卒,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共投入约2052亿资全和近千万人カ,建设起了近2000家大中型企业、科研机构和基础设施。至1980年,三线地区的工业总产值比1964年增长4.5倍。攀枝花、十堰等工业城市拔地而起

——摘编自陈东林《三线建设的决策与价值:50年后的回眸》

材料二 史料1对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在渝开设的窗口办公、展销、咨询服务等项目可布置在母城核心地带;对科技信息研究机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新兴产业,用地量不多又无污染的项目可布置在母城边缘的近郊开发区内(如南坪、石桥铺、观音桥);对其他工业项目,视其生产性质及规模,分别布置在母城外围的区县城镇地带。重庆市档案馆《关于重庆市三线调整项目定点规划及优患政策会议纪要。

史料2老兵们磨破了军装、解放鞋,磨破了肩和手,他们谁也没有怨言,更无人提劳动用品,工作服、补贴、加班费等物质要求,有人说他们傻,老兵们心里明白,他们为的是把三线建设尽快搞上去,这是最大的精神安慰。

——葛民治(三线建设企业新光厂党委书记)口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进行三线建设的特点及其意义。
(2)如果要进一步研究三线建设,材料二中的两则史料有何价值?
9 . 1964年,陕西西安的一处唐墓出土了3枚阿拉伯金币(图1为其中一枚),2013年,河北涿州的一处唐墓中也出土了一枚阿拉伯金币(图2)。这些出土的实物(     
A.说明唐朝的朝贡贸易十分发达
B.可为研究唐朝与阿拉伯贸易提供一手史料
C.说明阿拉伯帝国的金矿资源丰富
D.可用于研究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状况
10 . 李鸿章是晚清著名政治家,以下为若干史料记载。如表相关推论正确的是
李鸿章真知洋务乎?何以他国以洋务兴,吾国以洋务衰也?……至甲午之败,其难辞其咎也。1901年梁启超《李鸿章传》
李鸿章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元凶,其“自强”新政过程是中外反革命勾结的过程,甲午战争失败更是其军事上消极抵抗和外交上积极投降所致。1955年胡滨《卖国贼李鸿章》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的奠基人、开创人,有爱国主义之心、民族主义之情,但也有误国之处。2019年陈旭麓著、傅德华编《中国近代人物评论》
A.《李鸿章传》为研究李鸿章的一手史料,其可信度相对较高
B.《卖国贼李鸿章》相对客观公正的评述了李鸿章的功过是非
C.《中国近代人物评论》片面强调李鸿章的功绩,具有主观性
D.文献史料体现了作者的主观立场,并受时代发展趋势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