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1 . 战国中期以后,秦国把能否为国耕战作为判断社会行为的价值标准,以法家学说为主导,利用儒家和道家的“刑名”之学,用名与利对耕战之民众进行奖赏。这说明秦国(       
A.促成“百家争鸣”B.重视实用之学
C.主张重农抑商D.形成法治传统
2 . 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既互相驳难,但也相互吸收:《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小说中可以见到儒、释、道三者合一的许多具体描写。这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具有(       
A.兼容性B.多元性C.独立性D.宗教性
3 . 牛顿在英国声名远播,可欧洲大陆对其知之甚少。1738年,伏尔泰向国内翻译介绍《牛顿哲学原理》后,牛顿理论体系在欧洲得到广泛认可,对欧洲和世界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可以用来说明(       
A.科学发展推动启蒙运动兴起B.文化交流促进科学思想传播
C.人文主义启发自然科学出现D.自由思想冲击欧洲专制主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古希腊神话中宙斯是掌管天界的第三任神王,以贪财好色著名;波塞冬是宙斯的兄弟,掌管大海,脾气暴躁贪婪;哈得斯也是宙斯的兄弟,掌管冥府,很守信;厄里斯是宙斯和赫拉之女,最喜挑起不和。这反映古希腊神话(       
A.具有人文主义色彩B.赞美诸神性格形象
C.忽视关注现实生活D.批判黑暗神权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3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在发刊词中强调,要引导青年到“活动”的路上,“要读指导怎样做事的那些书”“同时要做事”“把研究和行动连在一起并进,从实际的革命工作中求进步”。这说明当时(       
A.知识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B.中共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C.科学与民主观念深入人心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6 . 1920年创刊的自由派刊物《自治半月刊》尽管对社会改造持改良主义的态度,但其发刊“宣言”声称:“世界上之所以有不平等不自由的事情,无非是为着有治者和被治者的阶级。”这反映出当时(     
A.阶级斗争理论成为共识B.救国道路探索趋于--致
C.马克思主义影响力增强D.国人对新思想普遍关注
7 . 下表是康有为前三次上书光绪帝的部分内容。这反映出(       
次数主张
第一次1888年面对“强邻通于外,奸民营乱于内”的局面,主张“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挽救危局。”
第二次1895年面对“瓜分豆剖”的严重后果,认为“鼓气、迁都、练兵”三项“都是权宜应敌之谋”,变法才是“立国自强”的根本大计。
第三次1895年5月“及时变法,富国养兵,教士治兵,求人才而慎左右,通下情而求自强,以雪国耻,而保疆国。”

A.发展经济是资产阶级的首要目的B.维新派主张改革实行君主立宪
C.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D.维新人士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
8 . 魏晋时期,援道入儒的玄学日益兴盛,与此同时玄学贵无,释氏讲空,名士与名僧皆贵无贱有,追求返璞归真的状态。东晋高僧慧远自身兼通经学与玄学,试图以佛为主汇通儒道、兼治百家。以上情况表明(     
A.儒学独尊地位已经丧失B.三教融合趋势不断加强
C.佛教实现了中国本土化D.政府推行三教并行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学者颜元曾评论道:“朱子遗风至今日,衣冠文士羞与武夫齿,秀才挟弓矢出,乡人皆惊,甚至子弟骑射武装,父兄便以不才目之,长此不返,四海溃弱。”“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据此可知,颜元(     
A.倡导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反对理学对士人的消极影响D.赞同宋代重文轻武政策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保证军粮供应,明代继承元代的军户制度,政府于驻军所在地分拨田土,兵士屯种自给。军屯组织与卫所制度相适应,因而卫所屯田遍及全国。洪武年间,明政府采取移民屯种的方式,将狭乡人民大量地向宽乡迁移。为了保障边防军粮供给,明政府规定盐商运粮到边地可以换取政府的贩盐执照,然后持盐引到指定的盐场领盐,再到指定的地区贩卖,即“开中之法”。至清代屯田种类繁多,数额很大。特别是在新疆统一后,为戍守需要,从内地调派大批军民到新疆,掀起大规模屯垦戍边的热潮。在天山南北,主要是在北疆地区大办各种屯田。屯田最初以军屯为主,并逐渐发展到民屯、遣屯、旗屯、回屯等多种形式。到1840年,新疆各种屯田共有屯丁11万多人,垦地近300万亩。

——摘编自高德步《中国经济简史》

材料二1954年,国家经济建设按计划有序展开,军队也开始逐步推行义务兵役制度。10月,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全部就地集体转业,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脱离军队系统,成为正规国营农场。随着兵团事业的发展,兴建了一大批工矿企业。其中包括钢铁、煤炭、建材、机械、水泥、造纸等生产资料工业,门类多达上百个。20世纪60年代初期,兵团奉命在新疆边疆地带建立农牧团场,以完成中央交付的屯垦戍边任务,兵团先后在2000余公里的边境地点建立了58个农牧场团。这些场团分布在新疆9个地区的26个边境县,形成一个纵深达30公里的团场带。在新开辟的绿洲上,兵团在我国较早实行机械化生产和科学种田,建立了大批社会化生产的国有农场。1988年以来,兵团每年拨出一定数额的款项用于扶持生活贫苦的少数民族职工,帮助他们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摘编自李东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史演进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新疆地区屯田推行的特点及顺利推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