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中,能直接佐证其“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的是(     
A.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稻堆积
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
C.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
D.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
2023-12-14更新 | 68次组卷 | 5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1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列是关于辽、金、西夏官制的史料,据此可知,辽、金与西夏(     
政权制度建设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天辅七年以左企弓行枢密院于广宁,尚踵辽南院之旧。天会四年,建尚书省,遂有三省之制
西夏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御史台,曰开封府,曰翊卫司,日官计司,曰受纳司,曰农田司,曰群牧司,曰飞龙院,曰磨勘司,曰文思院,曰蕃学,曰汉学
A.中央机构都有本民族和汉族官称B.社会上出现华夷同风的价值取向
C.制度建设显示出民族发展的差异D.实现了疆域内各民族的平等对待
23-24高一上·山东青岛·期中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孔子眼中的“仁人君子”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摘自林存光《孔子新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孔子构建的“仁人君子”形象进行合理解释。
2023-12-04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4 . 以下魏晋隋唐时期的史实与结论对应准确的是(     
史实       结论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其祖母冯太后的支持下,实行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等       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唐穆宗长庆年间,唐与吐蕃会盟,立碑于逻些(拉萨),碑文中写道“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唐朝与吐蕃基本停止了纷争,保持和平相处
唐代刘肃的《大唐新语》载:“高祖尝幸国学,命徐文远讲《孝经》,僧惠乘讲《金刚经》,道士刘进嘉讲《老子》反映唐初在文化领域兼容并包的特点
《唐律疏议》规定:“诸主殴部曲(依附民)至死者,徒一年。故杀者,加等”“诸部曲、奴婢过失杀主者,绞”反映唐代社会成员的地位趋于平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11-30更新 | 167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1
5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的权利”。这一规定实质上(     
①促进了德意志的宗教改革②承认了德意志各邦国为主权国家
③消除了德意志内部的纷争 ④在法律上确认德意志的政治分裂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3-11-30更新 | 211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01
6 . 河西走廊

材料一 隋炀帝派谙熟西域诸地情况的吏部侍郎裟矩到张掖主持“互市”。裴矩到张掖“监知关市”后,倾心结交前来的官吏、商人等,了解各地的自然、地理、历史、风土人情 物产服饰、礼仪等情况,同时还阅读了大量的图书典籍,撰写了《西域图记》。《西域图记》记录的北道、中道(汉代的北道)和南道,是我国对丝绸之路通道的最早、最系统的记载。他还指出丝绸之路三条通道“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反映了隋朝政府官员对河西地区战略地位的认识比以前更为清晰。裴矩第二次来张掖主持“互市”时,邀请西域的使节及商人前来张掖等地参观访问。以张掖为中转站,到长安来的使臣和商人络绎不绝。

——摘编自刘进宝《敦煌学通论》


   

材料二1036年,元昊夺取瓜(敦煌以东)、沙(敦煌)、肃(酒泉)三州,全部占有河西走廊,确立了与宋、辽三足鼎立的局面。西夏统治者在凉州(武威)设置地位仅次于首都的西凉府,府下又设类似中原的县、乡、社各级行政机构。元昊控制河西走廊之后,重视当地人才,“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凉州的石羊河水系以祁连山冰雪融水为主要来源,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农田灌溉。西夏迁徙大量人口到凉州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凉州成为西夏的粮食和军需供应基地,“车辙马迹,辐辏交会,日有千数”,商业贸易发展。西夏朝廷多次下发兴学政令,要求“州县各立学校”,河西地区的郡县学也逐步设立起来。元朝人虞集记述:“夏亡,郡县废于兵。庙学尽坏,独甘州(张掖)仅存其迹。”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裴矩主持“张掖互市”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简述西夏统治时期河西走廊的地位及其发展。
2023-11-29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7 . 1806年,在被拿破仑的军队打败后,普鲁士被迫签订屈辱的条约,激起有识之士进行改革。1809年,威廉•洪堡出任普鲁士文化和教育大臣,提倡“民族教育”,实行强制义务教育,发展师范教育,兴建大量工业学校,把大学建成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机构。推动普鲁士教育改革的因素有(     
①维也纳体系建立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③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普法战争的胜利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11-28更新 | 23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02
8 . 对下图“杭州户数迅速增长”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①江南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②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的交通
③隋文帝灭陈,实现了统一④“靖康之变”和南宋建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11-28更新 | 25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2
9 . 1780年,自称印加王族后裔的图帕克•阿马鲁酋长发起暴动,冲击工场,占领村庄,运动席卷秘鲁南部地区。他宣布誓死战斗到底,目标是“废除劳役制、销售税、内地关卡以及其他各种苛捐杂税”。运动虽然被镇压,但此后西班牙人废除摊派劳役制。这反映了(     
A.印第安人实现了自身解放B.拉美反抗殖民斗争的状况
C.秘鲁率先实现了国家独立D.拉美的奴隶制度宣告结束
2023-11-28更新 | 19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0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元朝的江浙行省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省,最初管辖范围很大,大致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浙江、江西东北部,省会初在扬州时,叫江淮行省;后来省会迁至杭州,叫江浙行省。后来又将江北部分拆出,加上河南等地成立河南江北行省。元朝拆分江浙行省的主要目的是(     
A.推行民族分化的政策B.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C.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D.规范地方的行政管理
2023-11-26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