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白居易有诗云:“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压榨)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延缓)。……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抑制苛捐杂税是两税法改革的题中之意
B.缴纳实物是唐代赋税征收的重要形式
C.吏治败坏对冲了赋税制度改革的部分成效
D.两税法的严格执行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小楚同学绘制的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政治体制示意图。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民心所向是其建立的源动力B.郡是直属于三公的地方行政机构
C.儒家大一统思想被成功实践D.该体制有助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3 . 本书反映了明清时期江南近代工业发展的现象,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一书的内容梗概
章节主要内容
第1章 早期工业化、近代工业化等概念解读
第2~6章 纺织业、食品工业、服装制作业、日用百货制造业、烟草加工业、造纸业与印刷业以及重工业(工具制造业与建材工业、造船业)的发展状况
第7~9章 早期工业化的能源与材料问题(动力、燃料、铁、木材)原料输入与产品输出问题、人口与工业劳动力问题
第10章 工业发展的特点,即节能省材型的发展模式
第11章 英国模式与江南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A.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量变基础B.农本商末观念难以撼动
C.社会呈现多元民主浪潮的萌芽D.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历史和考古发掘材料证明,我国在近五千年中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时代到河南安阳殷墟时代,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 左右。在这以后,年平均温度有2一3℃ 的摆动,寒冷时期出现在公元前一千年(殷末周初)、公元四百年(六朝)、公元一千二百年(南宋)和公元一千七百年(明末清初)时代。汉唐两代则是比较温暖的时代。

——摘编自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晋朝、南北朝至20世纪的中国气温变化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以“气候变迁影响政治格局”为主题,任选图中两个历史时期进行合理解读。(要求:明确写出两个历史时期,解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4-02更新 | 44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奥赛班论述题集训(二)历史试题
5 . 下图是1901年西方杂志发表的一幅漫画《亚洲的潜在忧患》。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 of china(中国人的觉醒)。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西方列强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中国的民族意识引起列强的担忧
C.漫画内容脱离实际且缺乏可信度
D.列强团结一致应对中国人民反抗
6 . 某校将针对《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进行整体性专题研究,请你为此拟写一个最合适的的论题
《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一书的内容梗概
章节主要内容
第1章 早期工业化、近代工业化等概念解读
第2~6章 纺织业、食品工业、服装制作业、日用百货制造业、烟草加工业、造纸业与印刷业以及重工业(工具制造业与建材工业、造船业)的发展状况
第7~9章 早期工业化的能源与材料问题(动力、燃料、铁、木材)原料输入与产品输出问题、人口与工业劳动力问题
第10章 工业发展的特点,即节能省材型的发展模式
第11章 英国模式与江南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A.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早期工业化成就突出得益于农耕文明
B.明清时期江南早期工业不能走上真正的近代工业化道路
C.明清时期江南早期工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政治保障
D.明清时期江南早期工业转型体现明显殖民性情结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名称创立时间代表人物宗旨
中华民国宪政党1912.3伍廷芳“博采民国宪法,确定纯粹中华政体”
统—党1912.3张骞“巩固全国之统一,促进共和政治”
共和党1912.5黎元洪“防止分裂,便利政务进行,实行共和政治”
国民党1912.8孙中山、宋教仁“促成政治统一—,维持国际和平”
民主党1912.8梁启超“拥护法赋自由,调和社会利益”

材料二   中国从前的命运在外交……而今后的命运,则全在内政。一个主义、一个党,是国民革命不变之最高原则、民族复兴唯一正确之路线,是领导革命建设国家的总机关,永为中国唯一的革命政党。

——摘编自《中国之命运》(1943310日发表,由蒋介石授意,陶希圣执笔)

材料三   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两条路,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有两种中国之命运,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和黑暗的中国之命运。或者是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就是说,光明的中国,中国人民得到解放的新中国。或者是另一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贫弱的中国,就是说,一个老中国。我们应当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反对另外一种黑暗的前途和黑暗的命运。

——摘编自《两个中国之命运》(1945423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开幕词)


提取材料信息,对辛亥革命以来中国政治体制建设的探索进行解读。
2022-01-21更新 | 200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中英文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冬学竞赛历史试题
8 . 美国学者约翰·梅里曼认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主人公埃涅阿斯是罗马公民理想人格的典范,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A.推崇罗马神权统治B.利用宗教表达诉求
C.否定天主教会教义D.主张灵魂自我救赎
2019-06-10更新 | 5249次组卷 | 57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尖子生联赛调研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吴道子是唐代著名画家,其名作《送子天王图》取自佛教故事,描绘的是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故事。下列相关解读最准确的是
A.唐代佛教影响政治生活B.唐代市民文化繁荣
C.唐代中外文化交融加强D.唐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020-04-20更新 | 366次组卷 | 28卷引用:吉林省大安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知识竞赛考试历史试题
10 . 在18世纪的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鳩和卢梭对中国的论述所根据的材料基本上是同一来源,然而,伏尔泰热情赞扬中国的一切,孟德斯鸠对中国的态度是贬中有褒,卢梭尖刻地批判中国的制度、道德和文明。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三者
A.立场不同致使结论迥异
B.都以科学态度认识中国
C.观点不同但却殊途同归
D.深受中国儒学文化影响
2019-05-09更新 | 2152次组卷 | 33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尖子生联赛调研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