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大发明。”这说明(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耕经济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唯一结果
2024-04-23更新 | 255次组卷 | 203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开学摸底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下)-试卷05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是魏晋时期的三则故事,这反映出当时(     
引文出处
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晋书·阮籍传》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A.追求个性解放成为时代主流B.传统儒学遭遇信仰危机
C.士人群体追求世俗生活享受D.儒、道、佛三教出现交融
2024-04-10更新 | 47次组卷 | 23卷引用:历史-2022年秋季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01-全国卷地区专用-2022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多卷区)
3 . 2001年,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准确地判断社会价值观的核心以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干在于“道德”,提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是道德的主体,应履行相应的义务,参与社会道德建设。这表明,“纲要”(     
A.明确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B.坚持在继承创新中发展公民道德建设
C.重点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强调以提升公民道德认知为实施要点
2024-03-22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3届高三开学摸底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作为一种超出必要开支的花费,奢侈消费的前提是社会财富的增长以及展示人性欲望和需求的可能与自由,而近代早期的意大利最早实现了这两点,并成为近代欧洲奢侈消费最为发达的地区。据材料可推断出当时的意大利地区(     
A.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十分迅速B.较早冲破了传统宗教观念束缚
C.率先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成功地实现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2024-03-03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据如表可知,满族统治者(     
时间大事
1623年努尔哈赤“着每旗出小旗长一人”,带人“前往朝鲜边界一带驻守”,并要求“谨慎防守”
1689年《尼布楚条约》规定“两国猎户人等,不论因何事故,不得擅越已定边界”
A.坚持发展平等的对外关系B.因地制宜地处理民族事务
C.近代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成D.具备一定的疆域边界观念
2024-03-01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3届高三开学摸底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在18世纪,对于欧洲制造业来说,北美、加勒比海地区和非洲也变成了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市场(亚洲还谈不上),包括向非洲出口枪支,用于围捕奴隶。此时欧洲也向非洲、加勒比海地区以及拉丁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大量转口输出亚洲商品,尤其是印度的纺织品。据材料可推知18世纪(     
A.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不断扩展B.相对平衡的多元化文明格局被打破
C.欧洲的世界霸主地位已经正式确立D.世界开始连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2024-02-29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09年,上海发生各驻在国外交官和金融从业者联手抵制中方银行发钞事件,遭到两江总督端方的激烈批评:“查各国通例,本国境内向不准用别国钞票。中国听各国银行钞票一律行用,已属万分通融……今各国忽创议抵制不用中国钞票,喧宾夺主,实足骇人听闻!”这一斗争(     
A.改变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环境B.有助于群众性爱国运动的发展
C.有效抵制了西方列强的商品输出D.客观上捍卫了中国的金融主权
2024-02-29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周礼规定,天子驾崩后各诸侯王应亲自至王城参加丧礼,且同姓诸侯国君应丧服三年,但史书记载,“周灵王驾崩,郑国君有事,子展使印段往。(印段是郑国下卿)”材料旨在说明当时(     
A.等级秩序不复存在B.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C.周天子已大权旁落D.宗法制度开始瓦解
2024-02-25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洪承畴是清军入关之前归降的明朝高官,曾经以大明蓟辽总督的身份主持松锦战役,因为战败被俘而降清,后来在清军定鼎中原以及安抚各地人心方面出了很多力。清初,朝廷对像洪承畴这样的大批明朝投降者的加入是持欢迎态度的,很多投降者也深受礼遇,进而出将入相。公元1776年,乾隆皇帝下了一道诏令给国史馆,要求专门开立一个传记门类,名叫《贰臣传》。所谓“贰臣”,就是有过变节历史的人,为变节者立传,以往从来没有过,在史书编纂上属于创新之举。乾隆皇帝还直接点名道姓地列举了一些人,作为传记编纂者选人入传的标准。第一个被点名的就是洪承畴。《贰臣传》所收录的人物,不乏像洪承畴这样有大功于清朝的人。这些人原本颇受清廷优待,比如洪承畴入清后也是官居高位,没想到现在却被挑选出来,还被打上了“贰臣”的羞耻烙印。

——以上材料摘编自胡阿祥、刘志刚《开编<贰臣传>的创意之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概括乾隆皇帝开编《贰臣传》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洪承畴等变节者在清朝待遇变化的原因。
2024-02-10更新 | 18次组卷 | 2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有学者认为,15-16世纪时的欧洲人就如同一个刚刚懂事的孩子,对外部世界,对人自身充满好奇,有着了解和研究他们的强烈欲望和冲动,他们不再盲目地崇拜古代权威,而是主张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观察来了解这个世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B.文艺复兴运动持续开展
C.欧洲启蒙运动的推动D.摆脱了教会的专制统治
2024-02-10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