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6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作为一种超出必要开支的花费,奢侈消费的前提是社会财富的增长以及展示人性欲望和需求的可能与自由,而近代早期的意大利最早实现了这两点,并成为近代欧洲奢侈消费最为发达的地区。据材料可推断出当时的意大利地区(     
A.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十分迅速B.较早冲破了传统宗教观念束缚
C.率先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成功地实现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2024-03-03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在18世纪,对于欧洲制造业来说,北美、加勒比海地区和非洲也变成了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市场(亚洲还谈不上),包括向非洲出口枪支,用于围捕奴隶。此时欧洲也向非洲、加勒比海地区以及拉丁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大量转口输出亚洲商品,尤其是印度的纺织品。据材料可推知18世纪(     
A.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不断扩展B.相对平衡的多元化文明格局被打破
C.欧洲的世界霸主地位已经正式确立D.世界开始连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2024-02-29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09年,上海发生各驻在国外交官和金融从业者联手抵制中方银行发钞事件,遭到两江总督端方的激烈批评:“查各国通例,本国境内向不准用别国钞票。中国听各国银行钞票一律行用,已属万分通融……今各国忽创议抵制不用中国钞票,喧宾夺主,实足骇人听闻!”这一斗争(     
A.改变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环境B.有助于群众性爱国运动的发展
C.有效抵制了西方列强的商品输出D.客观上捍卫了中国的金融主权
2024-02-29更新 | 67次组卷 | 3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周礼规定,天子驾崩后各诸侯王应亲自至王城参加丧礼,且同姓诸侯国君应丧服三年,但史书记载,“周灵王驾崩,郑国君有事,子展使印段往。(印段是郑国下卿)”材料旨在说明当时(     
A.等级秩序不复存在B.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C.周天子已大权旁落D.宗法制度开始瓦解
2024-02-25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洪承畴是清军入关之前归降的明朝高官,曾经以大明蓟辽总督的身份主持松锦战役,因为战败被俘而降清,后来在清军定鼎中原以及安抚各地人心方面出了很多力。清初,朝廷对像洪承畴这样的大批明朝投降者的加入是持欢迎态度的,很多投降者也深受礼遇,进而出将入相。公元1776年,乾隆皇帝下了一道诏令给国史馆,要求专门开立一个传记门类,名叫《贰臣传》。所谓“贰臣”,就是有过变节历史的人,为变节者立传,以往从来没有过,在史书编纂上属于创新之举。乾隆皇帝还直接点名道姓地列举了一些人,作为传记编纂者选人入传的标准。第一个被点名的就是洪承畴。《贰臣传》所收录的人物,不乏像洪承畴这样有大功于清朝的人。这些人原本颇受清廷优待,比如洪承畴入清后也是官居高位,没想到现在却被挑选出来,还被打上了“贰臣”的羞耻烙印。

——以上材料摘编自胡阿祥、刘志刚《开编<贰臣传>的创意之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概括乾隆皇帝开编《贰臣传》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洪承畴等变节者在清朝待遇变化的原因。
2024-02-10更新 | 14次组卷 | 2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有学者认为,15-16世纪时的欧洲人就如同一个刚刚懂事的孩子,对外部世界,对人自身充满好奇,有着了解和研究他们的强烈欲望和冲动,他们不再盲目地崇拜古代权威,而是主张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观察来了解这个世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B.文艺复兴运动持续开展
C.欧洲启蒙运动的推动D.摆脱了教会的专制统治
2024-02-10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7 . “普林尼种族”是欧美学界对异域怪异人种的称谓。15世纪末,受此观念影响,欧洲人竭力在美洲寻求能证明怪异人种存在的“证据”,并以美洲的“野蛮”与“邪恶”来衬托欧洲的“文明”与“理性”,进而证明欧洲白人是上帝创造的“标准”人种。这种认识,意在(     
A.维护欧洲的世界霸权地位B.证明殖民征服的合法性
C.为欧洲中心论作舆论准备D.彰显欧洲文明优越心态
2024-02-10更新 | 208次组卷 | 3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8 . 1920年,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并没有使用“阶级斗争”这样的词,而主要使用了语气较弱的“阶级争斗”(15次)和“阶级对抗”(12次),而1930年华岗的译本中不仅使用了“阶级斗争”(15次),而且与阶级斗争相关联词汇的出现频次高达29次。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中国(     
A.国民大革命失败政局动荡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C.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D.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2024-02-10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6世纪末期,英国学者托马斯·孟对当时英国存在懒惰和奢侈现象予以严厉的抨击,他说:“我们把时间滥用在偷安和享乐方面的普遍堕落,已使我们的财富贫乏,使我们的事业遭到不幸。”为此,他呼吁政府立法鼓励国民养成勤劳、节俭的社会风气。托马斯·孟的这种思想(     
A.反映了重商主义的时代诉求B.表明理性主义的曙光初步显现
C.有利于议会改革的深入开展D.是对放任自由思想的深刻反思
2024-02-10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汉谟拉比法典》对苏美尔法律制度做了重大的调整。该法典中,反对国家的罪名明显增加,国家的官吏较多地担任起逮捕和惩办犯罪的责任……惩罚大大加重,特别是对带有谋反迹象的罪行要从严惩治,而象“游手好闲”等轻微过错竟要处以死刑。这表明,该法典(     
A.旨在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有效维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C.宣扬了君权神授的政治观念D.彰显了法律至高无上的尊严
2024-02-10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