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西周时期的青铜铸造工艺精湛,比较显著的特点是器物上铭文较长,铭文内容丰富,字体优美奔放。依据如表所列并结合所学,对其解读、分析合理的是(     
器物所在时期字数主要内容
大丰簋西周初期78字记述武王克商,西归宗周,颂扬先王功烈、祭祀赏赐等
何尊成王时期122字记载成王营建东都洛邑的事
曶鼎恭王时期410字记载了五个奴隶相当于一匹马加一束丝
毛公鼎宣王时期497字记述周宣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的事
①铭文文字成为在中国出现的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
②器物上的文字价值主要体现在史料、书法价值上
③铭文为真实事件的记录,属于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④丰富的铭文恰好补充了西周传世文献记载的不足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泰莱是北洋海军旗舰“定远”号上的“司令”(传号令者)。管带刘步蟾对外人有戒心,不重用泰莱,他因此怀恨在心,于是黄海海战后,他在回忆录中说刘“怯懦”,擅改队行,攻击刘步蟾。但史学家综合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和海军提督丁汝昌报告等所载,并非如泰莱所说。由此可见(     
A.回忆录记载失真,不能成为史料B.记录者的主观性影响了历史叙述
C.时代环境决定历史叙述的价值取向D.确定历史事实须综合多种历史叙述
3 . 据文献记载:“二十二年更定保甲之法:一、顺天府五城所属村庄暨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给门牌。十户为牌,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三年更代。十甲为保,立保长,一年更代。”材料所述的是(     
A.唐代邻保制B.宋代保甲制C.明代里甲制D.清代保甲制
4 . 《北史》记载:“(隋炀帝)大业三年,屯田主事常骏、虞部主事王君政等请使赤土(国)。月余,至其都,王遣其子那邪迦请与骏等礼见。……那邪迦随骏贡方物,并献金芙蓉冠、龙脑香。以铸金为多罗叶,隐起成文以为表,金函封之,令婆罗门以香花奏蠡鼓而送之。骏以六年春与那邪迦于弘农谒帝,大悦,赐骏等物二百段,俱授秉义尉,那邪迦等官赏各有差。”材料反映了(     
①隋朝陆上丝绸之路交流的活跃   ②隋朝与赤土建立了贡赐关系
③隋朝最早与赤土建立商贸联系   ④赤土受印度文化的影响明显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2-09-03更新 | 294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文字是人类进入古代文明的最主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苏美尔人的遗物中,文字是最惊人的发现。在很古老的年代,苏美尔人的文字似乎就已非常成熟。这些文字不单已够宗教、商业之用,而且还作成诗文,表达极其复杂的感情及思想……苏美尔人留于泥板上的文字,以其笔画若楔,故称楔形文字。在出土的泥简中,其所记载的内容,种类极其浩繁,有官文书、私文书、宗教记录、文学作品、法庭判决和流水账簿。

埃及的古文字,是一种象形文字——一个观念,用一幅图画来代表。例如房屋,埃及人叫 per,表示per便画栋房子。有些观念,因为太抽象画不出,于是便只有会意。会意所采用的符号,有的是基于习惯,有的是基于少数人的创造,多数人的跟从。由会意所形成的文字,叫会意文字。埃及属于会意文字的,例如,以狮子的前半部表示“权威”,以黄蜂表示“忠诚”等。沿着这条路线发展,有些无法以图画表示的观念,凑巧和某些用图画表示的声音相似,于是遂有假借。

——[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东方的遗产》

材料二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具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象形、指意、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

甲骨文的内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记录。商朝的人大都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问。通过甲骨文的内容可以隐略了解商朝人的生活情形,也可以得知商朝历史发展的状况。

——摘编自《殷墟甲骨学大辞典》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早期楔形文字的主要用途,结合所学分析出土泥简的历史价值并用一句话说明楔形文字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构成及象形文字文物的代表。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甲骨文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及作用,结合材料一、二分析甲骨文和泥简记载内容的差异。
2022-09-02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新唐书》记载:“户无主客,以见(现)居为簿;人无丁中(年龄差异),以贫富为差……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自是……赋不加敛而增收,版籍(人口)不造而得其虚实,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轻重之权始归朝廷矣。”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赋税负担有所减轻B.赋税标准为财产多寡
C.人头税被彻底废除D.赋税和徭役折银征收
7 . 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据记载,晋室南渡时有100万的人口随着晋室南迁。北方人民流亡南下
A.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B.使北方长期处于战乱
C.导致三国鼎立局面出现D.加剧了民族间的隔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寅年令狐宠宠卖牛契》记载:“紫挞牛壹头,陆岁,并无印记。寅年正月廿日,令狐宠宠为无年粮种子,令将前件牛出卖与同部落武光辉,……如立契后在(三)日内牛有宿疾,不食水草,一任却还本主。三日以外,以契为定,不许休悔,如先悔者,罚麦伍硕,入不悔人。……保人宗广年五十二,保人趁日年四十、保人令狐小郎年卅九。”据此可知
①契约需要写明交易物品特征、交易双方人名、交易时间
②凡转让重要财产,都要在地方或中央官署达成书面契约
③契约明确规定所有权的转移与风险责任的承担、违约责任
④在契约的末尾必须有双方的盖章以及几位保人的签名方可
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
9 . 唐朝以来,与周边民族保持着良好的经济文化交流关系,并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宾客接待礼仪。据(宋)王薄《五代会要》记载,“蕃客朝贡使至,勘风俗衣服、贡献物色、道里远近,并具本国王名录报。”处指代的专门机构是
A.大鸿胪B.鸿胪寺C.宣政院D.理藩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新唐书》记载,“丁随乡所出,岁输绢二匹,绫、絁二丈,布加五之一,绵三两,麻三斤,非蚕乡则输银十四两,谓之调。”这说明唐代
A.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B.赋税名目较为繁多
C.出现以银代替绢帛纳税的现象D.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