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五行志》将各种灾害和怪异纳入经学解说范畴,以灾异言人事,以天道说治道。中国古代25部正史中,有18部修纂了志书,其中有13部修撰了《五行志》。这反映了在古代(     
A.阴阳五行学说影响国家治理B.政府重视对自然灾害的研究
C.鬼神论深刻影响史书的修纂D.儒学深刻影响官方意识形态
2023-08-14更新 | 34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预测卷(一)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船山(王夫之)生当明清鼎革之际,试图对引起当时社会变故、民族危机的内在因由予以学术文化史的全面考察和系统总结,以其为锻铸未来寻找新希望的种子。从对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维系与发展的角度,认为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宋代的承继者为张载,此即是中华正学的集中表现。侯外庐在《船山学案》中指出:“夫之先生的学术,比清初的诸大儒都要丰富多面……夫之先生的学术是清以前中国思想的重温与发展,他不但把六经别开生面地重新解说,而且从孟子以后的中国哲人多在他的理性主义批判之下翻案估定,所以他的思想涵盖了中国学术史的全部传统……”。

——摘编自王泽应《船山学的学术基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夫之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夫之思想产生的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7世纪末至18世纪,日本据《农政全书》编写了“救荒本草”“野菜谱”“甘薯记”。1735年,法国《中华帝国全志》出版,书中含有《农政全书》的部分内容,1738年,该书英译本在伦敦出版。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科技继续保持世界领先B.当时的中国短暂恢复了对外开放传统
C.外国借助中国文化进行社会革新D.《农政全书》集中国传统农技之大成
2024-05-15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天壹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 历史试卷
2024·山东德州·一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1年国营黄泛区农场小麦的丰产,黄泛区形成于1938年河南中牟县黄河的决口。国营黄泛区农场建立于1950年秋天,全场土地分布在河南西华县南部和扶沟县西北部。那里气候良好,土壤大部分是黄河淤积土,地势平坦集中。在1951年麦收时,农场组织了麦收指挥部,拟订了详细的麦收计划,全场各单位,直到生产小组,都按照统一的计划来制订计划和工作进度,做好拖拉机和康拜因(联合收割机)的检修、运输工具的配备和康拜因试割等准备工作。在1951年的麦收、夏耕和秋种中,全场职工展开爱国主义丰产竞赛运动,如屡夺红旗的孙海山康拜因小组利用六号拖拉机康拜因收麦,创造了二十四小时收割小麦79050斤的新纪录。

8450亩土地上,农场每亩平均达到209斤的高额产量。比较河南全省总平均产量高出一倍,比较附近农民亩产量高出百分之四十。农场的丰产成绩,使附近的农民开始看到中国农业的美好远景。他们纷纷组织起来,学习采用农场的农业科学技术。

——据李春桂柳培良《国营黄泛区农场创造了小麦的大面积高额产量》,《人民日报》,1952228

(1)根据材料,分析说明1951年国营黄泛区农场小麦丰产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对当时《人民日报》报道这一新闻的意图加以解读。
2024-03-13更新 | 32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诊断性测试(一模)历史试题
5 . 图中分别为1950年和1970年世界部分国家(或地区)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比例图。对图中数据解读合理的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成为时代的潮流B.冷战削弱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C.苏联模式长期制约苏联经济发展D.欧洲一体化冲击了世界经济格局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红色中华》于1931年12月11日创刊,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1933年2月改为党组织、团组织、政府与工会合办的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紧扣党报党刊的舆论宣传主旨,利用多个板块和多种新闻体裁刊发毛泽东的重大活动事迹 和政治主张,展现毛泽东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深;采用专电、战事通讯和消息的形式,集中报道中国红军开展革命战争的时间、地点、缴获敌军军事装备数量等情况;宣传工农红军的相关政策,对党的土地政策进行解读及宣传,发表社论肯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关注马克思主义学校的情况;对整个中华苏维埃时期革命政权内存在的官僚 主义、铺张浪费、贪污腐化等不良风气进行了全面曝光,并予以严厉抨击。1936年12月西 安事变后,为更好地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央决定停发《红色中华》,改办《新中华报》。《红色中华》出版324期,发行量最高曾达4万余份,覆盖整个中央苏区。

——摘编自柳作林《中央苏区时期<红色中华>的编辑出版特色探析》

(1)根据材料,概括《红色中华》报道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红色中华》的历史意义。
2024-05-1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二)历史试卷
2024·全国·模拟预测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以来,在西方含有政治宣传意味的艺术作品中,章鱼形象屡见不鲜,扮演着多重角色。下面是不同时期的四幅含有“章鱼”形象的艺术作品。

图1《滑稽欧亚外交地图》
[日]小原喜三郎创作于1904年
图2《下一个!》
[美]开普勒创作于1904年

图3《保持信心,系统的截肢手术正在进行》法国维希政府出版于1942年图4《美国人在美国!》法国漫画家创作于1950年

——摘编自李汉平《张牙舞爪的邪恶隐喻:西方绘图传统中的章鱼》

从上面四幅作品中任选一幅,对其中的章鱼形象加以解读。(要求:选择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4-04-2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三)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在司马迁笔下,不论历史人物是贫贱还是富贵,也不论其最后结局是成功还是失败,只要有可称道的道德表现或事功作为,就会进入他的视野。对事功充分肯定,但不作为最高标准。司马迁讲究“天人关系”,沟通“天人关系”最为重要的路径是“善恶”,尤其是大善大恶。这在《史记》中有明确表述,例如“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为善者,天报五以福;为非者,天报之以殃。”

——高希中《司马迁历史人物评价理念试析》

材料二   作为明清易代之际的重要历史人物洪承畴(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清军入关前在松锦战役中失败,被俘降清)一直比较受人关注。自他死后至今的300年间,物议纷然,评价不一。

清朝入关后百余年间功臣,受到清政府的褒奖
乾隆年间被钦定为“贰臣”,受到贬抑
民国初期大体延续乾隆时期的评价
抗日战争时期被视为“汉奸”,大受挞伐

材料三   1996年,洪承畴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石狮市举行,会议认为“洪承畴作为清朝统治集团的重要谋臣在为满族夺取全国统治权、缓和满汉民族矛盾、完成统一中国大业中的历史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冀震宇《社会变迁、文献解读与洪承畴“贰臣”形象的演变——兼论历史人物评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依据司马迁的人物评价标准评价汉武帝。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洪承畴不同时期评价不一的原因。
(3)是否认同材料三中“洪承畴学术研讨会”关于洪承畴的评价?为什么?
2023-04-10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2023·湖南衡阳·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物周转量的变化情况。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水运增长反映出开放的深入B.南方谈话促成公路运输飞跃发展
C.高铁的发展冲击了铁路货运D.民航的发展导致其货运量增长低
2023-03-23更新 | 307次组卷 | 10卷引用:历史-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全国乙卷)
2023·浙江温州·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图为1944年7月7日刊载的《我宣布那块石头完全停止使用》,漫画中间左侧是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右侧戴着眼镜者是美国财政部官员摩根索。下列各项中,对漫画解读合理的是(     
A.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即将崩溃B.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问题
C.限制美、英等国的海军军备D.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
2023-03-26更新 | 410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12世界现代史(选择题)-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统编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