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抗战时期诗歌形式有抒情诗、叙事诗、街头诗、传单诗等,其中街头诗因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主要有动员参军,欢迎战士凯旋,做军鞋,欢迎国际友人等)、便于群众阅读而得到迅速发展。这(     
A.符合大规模运动战的客观需求B.使诗歌初具政治军事性特征
C.有利于凝聚人心和打击侵略者D.贴合诗歌世俗化的社会潮流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唐宋时期,文人们常以文房四宝作为礼物互赠,墨成为文人们表达情感的物质中介之一。同时,一些品牌墨已经具备了收藏价值,观墨成为文人群体热衷的社交活动,类似《和吴正仲观李廷珪墨》(“李廷珪墨”是一种品牌墨)的涉墨诗层出不穷。据此可知(     
A.制墨技术水平领先B.诗歌转型主要服务商业
C.社会奢靡之风盛行D.商业效应影响文化发展
2024-02-05更新 | 11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白居易(772846),太原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二十八岁考中进士,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因政治抱负不得实现,毕生精力倾注在诗文方面。胡适说:“白居易与元稹都是有意作文学革新运动的人。他们的根本主张,翻成现代的术语,可说是为人生而作文学!文学是救济社会,改善人生的利器;最上要能‘补察时政’,至少也须能‘泄导人情’;凡不能这样的,都‘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陈寅恪说:“唐诗有很多材料,可补充唐史料的缺乏。唐诗有种特性:与作者的社会阶级及政治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元(稹)白(居易)诗证史即是利用中国诗之特点来研究历史的方法”。

——据钱穆《中国文学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居易诗歌创作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胡适与陈寅恪研究唐诗的意义。
2024-05-22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康、雍、乾三朝的几种官书所使用的“盛世”一语,在《万寿盛典初集》(康熙五十六年)中出现73次,在《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乾隆三年)中出现52次,在《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中出现39次,在《八旬万寿盛典》(乾隆五十七年)中出现62次。这说明清朝(     
A.盛世说得到社会一致认可B.知识分子避祸自保的心态
C.努力构建巩固统治的舆论D.君主专制统治达到了顶峰
2023-12-05更新 | 59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信息卷(八)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古希腊和拉丁文诗歌的典型特征是押韵不严格。在12—13世纪时,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和西班牙却已流行起符合阿拉伯诗歌韵律特征的“骑士抒情诗”和“择吉尔韵诗”。这反映出(       
A.军事征服带来文化征服B.阿拉伯文化推动文艺复兴
C.文明交流促进文化创新D.阿拉伯文学水平高于西欧
2024-04-2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三)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宋时期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出现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图书出版市场。中国人口在汉唐间未能超过6000万,而到北宋末年,在北宋、辽、西夏、大理等范围内总人口达到了1.4亿。人口增加带来了生存竞争压力,导致一部分人不得不通过读书、业儒,进而入仕以求改变困顿的家境。据统计,两宋科举取士正奏名和特奏名共12万多人。科举的直接参与者和接受教育者数量的剧增,培养出了一个数量庞大的读者群体。两宋时期国子监刻书计有9440卷。一些政府部门、地方学校也都刊刻了一些与科举有关的书籍和相当数量的经传史记、诗词歌赋等。通俗读物、童蒙读物、民间日用书籍等成为市民阶层所需要的文化产品。此外,医方、历书、占卜类书也是民间百姓喜闻乐见的书籍。当社会对图书的需求与图书生产联动协调时,宋代的图书市场便就此形成了。

——摘编自白金《人口、科举与宋代图书出版市场的形成》

材料二   1843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麦都思在上海创办了墨海书馆,该书馆使用以牛为动力的机器印制图书,这是外国在中国设立的最早的近代出版印刷机构,也是中国近代第一家铅印出版机构,之后中国又出现了格致书室、美华书馆和广学会等20多家出版机构。1846年,清政府正式废除了禁教令。这一时期在中国出版的图书主要有《养心神诗》等传教小册子,《华英字典》《中葡字典》《拉丁—中文词汇》等工具书,还有大量有关西方学术、文化和科技的著作,如《东西史记和合》《大英国志》《代微积拾级》《几何原本》等。1851年由广州西关金利埠惠爱医院出版的《全体新论》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系统地介绍西方人体解剖学的著作,对中国医学界影响很大。

——摘编自郑艳红《传教士与近代中国图书出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图书出版市场形成的原因及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晚清传教士在中国出版图书的背景及影响。
2023-08-30更新 | 18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全国卷高考历史押题卷(五)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成仿吾(1897—1984年)生于湖南省新化县,精通德、英、日、法、俄等五国语言。1921年他和郭沫若、郁迭夫创立创造社。他撰写和翻译了许多论文、小说和诗歌,以其独树一帜的创作和犀利激烈的文学批评,成为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成仿吾发表的《论译诗》是当时最著名的译论文章。在文章中他提出了翻译的方法即表现翻译法和构成翻译法,还提出“理想的译诗”标准。大革命失败后,成仿吾流亡欧洲,学习马克思主义。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主编中共柏林、巴黎支部机关刊物《赤光》。1935年到达陕北后,成仿吾和徐冰合作翻译《共产党宣言》,该译本是根据德文直接翻译的新本子,更准确传达了《共产党宣言》的思想。1939年,他带领几千名学生奔赴敌后,创建华北联合大学并出任校长。成仿吾的人生道路是知识分子从苦读旧学到追求新知,由“文化人”到“革命人”转变的典型。

——摘编自郭鑫《忠诚的革命翻译家——记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成仿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成仿吾一生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成仿吾由“文化人”向“革命人”转变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清末,一些维新派人士在文学艺术领域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创造。黄遵宪首先提出“我手写我口”的诗歌创作原则,以冲破旧体诗词形式的束缚,并以自己诗歌创作的实践,成为近代“诗界革命”的先驱。由此可知,黄遵宪(     
A.掀起了文学革命的序幕B.最早主张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C.意在维新变法救亡图存D.对旧体诗词持全面否定的态度
2023-05-07更新 | 33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五市(南驻信漯周)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宋代书籍种类繁多,从《千字文》《神童诗》之类的启蒙读物,到儒家经典、史书、文集、诗歌、笔记小说、方志舆图、书算医药、天文历法,以及事关朝代兴替、政治得失、军事成败乃至与国计民生有关的书籍,无不加以刊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科技的发展B.统治危机的加深
C.社会风气的转变D.市民阶层的壮大
2023-01-10更新 | 348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唐诗中出现了许多描写胡姬的诗句(如下表),这类诗句可以印证当时(     
唐诗中描写胡姬的诗句(摘句)
       作者
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李白
狮子摇光毛彩竖,胡腾醉舞筋骨柔。元稹
金钗醉就胡姬画,玉管闲留洛客吹。温庭筠
送君系马青门口,胡姬垆头劝君酒。岑参
A.市民文化成为主流B.社会风气包容开放
C.中外交流日益频繁D.儒家文化渐趋没落
2023-03-30更新 | 33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九市(广安广元眉山内江乐山遂宁雅安资阳自贡)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