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民初,上海周边农村棉花种植和蚕桑业得到较快发展。据统计,1921年上海棉田约占全部可耕田的60%。嘉定县从“素不习蚕事”到“始渐讲求,城西一地市茧者年可得数百担”。当时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加速解体B.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
C.社会环境的长期稳定D.辛亥革命的深入影响
2023-05-24更新 | 418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世纪50年代以来,绅士开始广泛介入地方事务,“官绅”“绅董”“员绅”“绅商”等名词随之大量出现在地方官员报告政务的奏章之中。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新式企业发展的诉求B.中央集权制度的瓦解
C.地方社会结构的变化D.社会治理模式的更新
3 .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在朝廷的安排下,江苏、浙江对两省海域边界作了第一次勘定,但双方对划界问题存在严重分歧(如图所示)。划界的分歧反映出当时(     
A.中央权威遭到破坏B.海防建设存在缺陷
C.经济意识较为淡薄D.地方官员勇于任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宋代民间多有“销钱为器”的现象,将铜钱熔化铸成器皿谋利,“市井逐利者,销钱一缗可为数器,雠利三、四倍,率以为常。”还有许多人将铜钱作为实物资产来贮藏。这一现象(     
A.促进了冶铸技术的提高B.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刺激了纸币交子的产生D.冲击了政府的专卖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汉高祖称帝后,命叔孙通“定朝仪、次尊卑”;汉文帝时大力提倡孝道,实行“以孝治天下”的方针。汉武帝时又把“孝”作为选拔官吏的重要标准,还强调“先尊后亲,尊尊亲亲”。这些政策的推行(     
A.标志着儒学成为正统思想B.导致了豪强势力的发展
C.消除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D.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6 . 据考古发现,浙江良渚、山西陶寺、陕西石峁和河南二里头等遗址均出土有大型城墙、宏伟宫殿以及精美玉器。在这些遗址的高等级墓葬中还有人殉的痕迹和随葬的大量武器。这些发现可以印证(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B.区域之间相互交流频繁
C.生产工具出现革命性变革D.民族交融程度大大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法国相继侵略我国台湾,1885年左宗棠奏请台湾建省,同年清政府宣布建立台湾省。这可以用于说明(     
A.清朝中央集权持续加强B.洋务新政激发了海权意识
C.政府民主化改革的态度D.中国面临国防安全新挑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幼年求学于当地崇一学堂,学习经学、英文、理化等课程,并以“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来激励自己。青年时期前往美国师从杜威,全面学习其实用主义教育理论。1917年学成回国,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大学任教。1927年正值“国民革命的势力高涨之秋”,陶行之指出“惟既有国民政治上的革命,同时还须有教育上的革命”,在南京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在系列实践的基础上,1930年陶行知发表《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理论逐步形成。他认为“拿全部生活作为教育对象”“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同时对杜威的“学校即社会”命题进行了批判,提出了“社会即学校”观点。在教学方法上则强调:“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应当是合一的”。

——摘编自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指出其对当前学校教育的启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曰;“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曰:“此乃桑弘羊欺汉武帝之言,司马迁书之以讥武帝之不明耳。天地所生货财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桑弘羊能致国用之饶,不取於民,将焉取之?果如所言,武帝末年安得群盗逢起,遣绣衣使者追捕之乎?非民疲极而为盗贼邪?此言岂可据以为实?”

——据《宋史·司马光传》

材料二   王安石希望做到“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希望用增加生产和夺兼并之力来改善财政状况。他的变法手段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王安石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他的变法思想可以说是我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中国走向近代的朦胧探索。

——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分别指出司马光和马克垚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及理由。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历史评价的因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城市的新增人口,为城镇消费经济增添了新的成份,推动了消费的大众化。从地方文献记载中,我们经常可看到城镇中属于社会底层的人群正在向原有的消费阶层挑战,“服饰器用竞相僭越,士庶无别”“自明末迄今,市井之妇,居常无不服罗绮,倡优贱婢以为常服,莫之怪也”。消费主体的扩大,推动某些消费品的大众化,价格趋贱,例如制袍服的姑绒,明时每匹价值百两,康熙时降到一二十两,次者七八分一尺,下者五六分。但是,小小缝隙不足以使旧社会的大厦倾覆,在明清江南,谈不上“市民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对抗,沉重的传统黑箱仍然紧锁。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清末,上海已经成为全国服饰的中心,巴黎的新时装,在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此,各地又追随上海。传统马褂出现变异,“至季年,马褂不过尺四五寸半,臂不过尺二三寸,且仿洋装,制如其体”。嘉定东南部“因临近租界之故,改艺蔬菜以应供者尤多”,上海县则植马铃薯,宝山县则种洋葱。随之而来人心离古道越来越远,“自租界北辟,男以鬻贩营生而奢华渐启,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居民衣着消费的变化简表

时间主要内容
1949年—1978消费档次较低,自制服装较多,理性消费,追求蔽体取暖,政治色彩浓厚。
1979年—1992化纤及其他布料需求上升,成衣消费有所增加,盲目追求潮流,消费趋同,政治色彩逐渐淡化。
1993年以来纯棉制品成新宠,成衣消费盛行,追求个性,衣着消费多样化,衣着档次大幅度提升,品牌化趋势明显。

——据朱高林《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居民衣着消费的变化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江南城镇消费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城镇消费经济的新变化,并分析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城镇居民衣着消费的变化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