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2021年四川三星堆遗址“上新”,再次惊艳世人。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羊头罍,与河南殷墟遗址和湖南炭河遗址出土的一些文物有相似之处。结合下列出土在同时代的青铜器,可以推断
A.中原文明经丝绸这路传到巴蜀地区B.各地文明独立发展体现多元特征
C.商周时期各地区之间交流十分频繁D.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有文化的交流
2 .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约4300—4000年,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宫城内有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城内大型墓葬分布集中,往往随葬着陶鼓、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城内还出土了小件青铜器和带有书写符号的陶壶。该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     
A.中国进入了旧石器时代的晚期B.中原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
C.长江下游地区创造了成熟文字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确立
2024-01-2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位于河南中部的舞阳贾湖遗址是一处距今9000—7500年的原始村落遗址,遗址中出土了多件石器、陶器、骨器,其中骨笛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能够吹奏的笛子。结合图文材料可以得出,该遗址的考古发现(     

①说明旧石器时代的社会状况②证明原始农业得到初步发展
③印证当时出现了成熟的文字④反映先民已有精神生活追求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4 . 1950-1952年在河南辉县固围村魏墓遗址共出土铁器95件,其中农具有58件;1953年在河北兴隆战国冶铸遗址中出土一批铁范,共40副87件,器形有锄、镰、镢、斧、凿、车具等,其中60%为农具范。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
A.河北兴隆是当时最大的冶铁中心B.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主要耕作方式
C.铁农具使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在北方一些地区广泛使用铁农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礼宾图》(下图)是出土于陕西唐章怀太子(655—684年)墓中的壁画,描绘了鸿胪寺官员引见三位使节的情景。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反映了唐太宗时期友好和睦的民族关系
B.鸿胪寺的职责仅限于管辖少数民族事务
C.鸿胪寺是隶属于唐朝尚书省的官方机构
D.说明唐朝与世界各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
2021-04-20更新 | 775次组卷 | 13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2008年5月,广东省南澳县海域又发现一艘明代的沉船“南海二号”。考古工作者从该船上整理出大量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中不可能有
A.大量白银货币B.粉彩开光花尊
C.五彩镂空云凤纹瓶D.精美的棉布船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