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952 道试题
1 . 南方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和北方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在本地区消失,而玉器和大型祭坛在中原夏商周文明中找到延伸现象。这表明(     
A.中原文明辐射四方B.区域文明进程趋同
C.中华文明一体发展D.华夏认同观念加强
2 . 公元前2千纪,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凭借马、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向欧亚大陆迁徙,如图所示。这次大迁徙引发了(     

A.亚欧文化的碰撞与发展B.欧洲文化优势地位确立
C.罗马帝国统治受到冲击D.基督教文化发展和传播
今日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3 迁徙、贸易与文化交流交融(选必3第3~4单元)
3 . 1857年,加拿大立法机关制定法案规定:放弃本民族文化和身份的印第安人可以获取公民权。但此后的十年间,仅有一名印第安人获得选举权。于是,更多强制性措施相继出台打压印第安人文化。这种现象在其他西方国家也比较普遍。这说明(     
A.文化趋同是公民权实现的前提B.工业革命逐步消解民族矛盾
C.武装斗争才能获得真正的平等D.民族主义影响了法律的演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东晋法显所著《佛国记》以精炼明畅的文笔,朴实简明的语言,生动具体地记述了当时印度、斯里兰卡等地的地理面貌和风俗人情,是后人研究印度阿育王时代历史的珍贵资料。以下科技文化成就与《佛国记》的写成属于同一历史时期的是(     
A.《禹贡地域图》B.《肘后备急方》C.《齐民要术》D.《梦溪笔谈》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5 . 下框为某部历史著作中列出的大事年表(节录),从中最能说明作者(     
1947年国务卿马歇尔宣布美国对欧洲重建予以援助的计划
1948一1949年美国在苏联封领西柏林期间对该城市空运给养
1949年苏联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
1949年美国和西欧建立北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一1953年朝鲜战争显示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新政策
A.具有明显的“西方中心论”的色彩
B.关注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抗与冲突
C.撰写此表有助于梳理冷战主要脉络
D.著作进一步深化学界对冷战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6 . 习近平总书记说:“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这旨在强调(     
A.中国致力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B.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的对比
C.中国努力推动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D.全球治理体系不应以综合实力为基础
7日内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24高一下·天津·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塞俄比亚”一词成为非洲民族精神的象征,这主要是因为埃塞俄比亚(     
A.坚持不懈的斗争捍卫了国家独立B.领导非洲各国进行联合斗争
C.揭开了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D.维护国家主权实行民主政治
7日内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2 世界近代史(纲要下第3~6单元)
8 . 如表中所列的历史事件反映了古老亚洲开始“觉醒”。其性质是(     
时间事件目标
1905—1908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1905—1911年伊朗立宪革命反抗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的统治
A.农民阶级反帝爱国斗争B.无产阶级革命
C.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D.社会主义运动
7日内更新 | 82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宣德六年,明宣宗令郑和敕谕暹罗国王:“朕主宰天下,一视同仁,尔能恭视朝廷,屡遣使朝贡,朕用尔嘉。比闻满剌加国王欲恭来朝,而阻于国王……王宜恪遵朕命,睦邻通好,省谕下人,勿肆侵侮,则见王能敬天事大,保国安民,和睦邻境,以副朕同仁之心。”郑和在两国之间进行斡旋,说服暹罗国王,放弃了侵略。这主要体现了(     
A.郑和下西洋维护了区域和平B.明朝统治者的天朝观念牢固
C.礼乐文明在东南亚地区传播D.以德服人的理念应用于外交
7日内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10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史学出现了最深刻的变化,全国掀起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潮,大力宣传唯物史观,并且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我国大量翻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等著作以指导史学研究。这一变化最能说明(     
A.为中国史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B.促进了史学研究理论和视角更新
C.增强了世界对中国历史的认可度D.有助于解决中国史学的研究难题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等级性考试模拟(5)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