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84 道试题
1 . 据《1921年浙江社会经济调查》记载,在浙江与上海的内河运输中,“小轮船除运载旅客外,还拖带货船,但运输的货物以上海过来的为多,从湖州到上海的极少,有时往往空船返航”。对该记载解读正确的是(     
A.技术进步推动农业生产繁荣B.内河航运加强东西部的联系
C.城乡交流促进民族工业产生D.新式交通便利工业品的销售
2 . 世界上不同的建筑有着不同的风格,或庄严雄伟、或精美华丽、或与自然的风景融合,或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瞻星台—朝鲜半岛居民用于观测天象B.万神殿—用以供奉罗马诸神
C.羽蛇神金字塔—玛雅自然神的崇拜D.哥特式教堂—俄罗斯东正教的象征
2024-05-2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红山文化发端于距今6500年前后,大约在距今5800年进入古国文明阶段。红山文化的形成、发展、变迁及其后续影响,是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与演变提供了重要线索。下列遗址属红山文化的是(     
A.牛河梁遗址B.良渚古城遗址C.襄汾陶寺遗址D.二里头遗址
2024-05-2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4 . 李光耀在《经济腾飞路——李光耀回忆录》中写道:“没有所谓的亚洲模式,但是东亚儒家社会同西方自由放任的社会,有着根本的差异。儒家社会相信个人脱离不了家庭、大家庭、朋友以至整个社会,而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家庭所扮演的角色。”以下最符合题意的是(     
A.亚洲模式本质上没有吸引力B.儒家文化助力新加坡的发展
C.西方自由放任模式存在弊端D.家庭的凝聚力稳定社会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某医学著作作者在其自序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下列关于该书的内容正确的是(     
A.被称为中医临床百科全书B.作者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
C.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D.提出“疠气”致病学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列那狐故事诗是12~14世纪法国最出色的文学成就之一。故事诗以禽兽喻人,其中狮子象征国王、笨拙凶狠的熊象征大封建主、笨驴象征教士、灵巧狡猾的列那 狐象征市民,当列那狐和他动物展开斗争时,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列那狐。这一文学作品的创作主要源于(     
A.市民阶层的崛起B.封建统治的瓦解
C.欧洲思想的解放D.封建势力的专横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古代世界的许多国家各具特色。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不相符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他的权力被认为来自神。波斯帝国继承了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
B阿拉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哈里发,下设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务。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C14世纪中期,奥斯曼人逐渐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到16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奥斯曼帝国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D高丽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将地方划分为十道,推行土地国有,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
A.AB.BC.CD.D
8 . 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的转移,往往影响城市的兴衰。北宋都城东京,自五代后梁建都以后日益繁华。下列关于北宋东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财赋经海运航线北运至东京B.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
C.临街商铺中有青花瓷在售卖D.交子成为市场交易的主币
2024-05-1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华盛达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返校考历史试题
9 . 下列是某学者整合的关于宋代的主要资料。由此可见宋代(     
①宋太祖极力提倡“宰相须用读书人”   
②对先贤哲人的重视,“命葺修先圣庙”
③要求武人读书,“并励武人读书”
A.崇文抑武B.中央集权加强C.冗官现象严重D.理学影响深远
2024-05-1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华盛达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返校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晋书》成书于唐,记载晋人周处年轻时横行乡里,为人凶强,被乡民与南山猛虎、西沈蛟龙合称为“三害”。后周处自知为人所恶,于是“射杀猛兽”“投水搏蛟”,发愤图强,并除“三害”,拜文学家陆机、陆云为师,终得朝廷重用。清代《晋书校勘记》指出该典故源于南朝宋《世说新语》,考证周处拜师“二陆”为“妄传,非实事也”。张庆民《周处自新真伪考辨》认为当时世风重品藻,陆氏乃“江东大族”,为世所重,将周处自新一事附会在他们身上有其现实诱因。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世说新语》作为第一手史料,具有周处自新的真实性
B.《晋书》选材来自小说家言,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
C.《世说新语》成书早于《晋书》,因此可信度相对较高
D.《晋书》《世说新语》作为史料,应该注意作者的立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