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3 道试题
1 . 意大利思想家波查:布拉丘利尼(1380-1452)关注大众关心的社会问题,尖锐地抨击教会的道德准则和僧侣阶层习俗的败坏,斥责寻贵族的寄生生活,肯定了劳动的价值。这一思想
A.动摇了天主教神权统治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C.萌发了人文主义的理论D.体现了社会转型的时代风貌
2021-08-29更新 | 385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古代希腊社会常借助参加祭神典礼和观看体育竞赛等共同的社会活动,展开城邦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讨论重要的政治问题,解决彼此间的争议,发布具有重要意义的多边公报等。这
A.提升民众的集体荣誉感B.强化希腊世界的凝聚力
C.培养人文精神价值理念D.促进公平竞争意识形成
2021-07-08更新 | 99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5世纪意大利哲学家费其诺在一次同天主教会辩论时说:“在宇宙层级体系中,人虽然处于物质的较低层次,却是认识创造的中心,人可以通过沉思默想,提升自我,最终拥有与上帝沟通的能力”。这一主张
A.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B.标志着西方人文精神起源
C.沉重打击了教会权威D.使人实现灵魂的自我救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马氏家族是明清时期闽西四堡镇的大宗族。据下表可知,这一时期当地
表 马氏家族谱传选摘
弘治年间第十一代家训:勤教训,远货财,敦淳厚。
嘉靖年间第十四代(马元禄)分职业于诸子侄,曰:“某某也耕,某某也商,某某也工贾,各视乎其才其识而督之。”
万历年间第十六代(马孟吉)幼业儒不售,弃而业贾,遂有盈余。

A.传统社会结构开始动摇B.商业逐渐成为家族经济的组成部分
C.重农政策抑制阶层流动D.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追求渐趋于弱化
2021-07-0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历史人物评价常易引发讨论,如对商的王、曹操、武则天等人,古今史家众说纷纭。尤其是新材料的发现会引发新一波的讨论,以曹操墓的发现为例,一时曾有“不堪寂寞,曹操出土”的说辞。如何正确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历史人物评价标准和方法,合理的是
A.知人论世,以当时当地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标准
B.与时俱进,以今日之价值标准全面衡量前人之是非
C.察言观行,评价历史人物活动应侧重动机而非效果
D.综合考量,看是否符合历史运动趋势推动社会进步
2021-06-15更新 | 1744次组卷 | 30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州科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塞罗在《论演说家》中说,“我们都称为人,但我们当中只有那些经过严格研究人文之艺而得到文明教养的人才算作人”。由此可见,西塞罗
A.强调人生而平等B.继承希腊先哲的价值追求
C.推崇自然法原则D.否定智者学派的雄辩技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夏商西周时期,社会的价值观念经历了从夏尊命、商尊神,再到周尊礼、敬德之价值主体转换的发展过程。这一变化
A.废除了宗教迷信的束缚B.适应了商周的社会变革
C.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D.确定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图为1894年《点石斋画报》绘制的“牙山大胜”图片。1894年7月,日本在牙山等地向中国军队发起攻击,甲午战争爆发。该报即以此为主题,进行报道。图画描绘的是清军发炮开枪、奋勇杀敌的场景,远处的日军纷纷弃甲曳兵、仓皇逃窜。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当时的报刊更能反映出甲午战争的真实情况
B.画报内容严重脱离历史实际,没有研究价值
C.画报关注社会热点,报道内容与事实有出入
D.画报作为重要的大众传媒,有思想启蒙作用
2021-05-06更新 | 632次组卷 | 1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部分科技著述及其内容。据此可知当时
A.科学技术体系臻于完善B.科技的理论价值受到重视
C.科技研究重经验轻原理D.文化多元推动了科技创新
2021-05-05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部分地市(南平龙岩三明宁德)2021届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指出:“宗教改革本质上是重返信仰纯洁性和普遍理性的一种尝试,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对文艺复兴导致的感性复兴的否定,但是就将人类的关注从抽象世界转向生活世界这一点而言,它与文艺复兴殊途同归。”这一论断揭示宗教改革
A.淡化了对上帝的虔诚信仰B.否定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
C.继承了西方哲学理性精神D.强调了人在现世生活中的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