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后世有学者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2022-01-22更新 | 301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9月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19年美国学者杜威访华,他感叹到:“世上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学生这样,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对杜威评述理解正确的是
A.青年学生成为救国主要力量B.民族矛盾激化引发民族觉醒
C.先进分子迫切寻找救国道路D.民众思想正发生根本性变化
2021-04-01更新 | 161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A.西周B.西汉C.秦朝D.春秋战国
4 . 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以后,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西方史学家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对“哥伦布大交换”的评述,错误的是
A.改变了当地居民的传统饮食B.扩大了物种交换传播的范围
C.推动了人类移民浪潮的出现D.重新打造了人类命运共同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是史学界研究历史事物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评述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A.洋务运动强调“中学为体”有利于减少改革阻力
B.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C.武昌起义的爆发阻碍了中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D.新文化运动脱离社会现实属于“情绪主义”产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评述指出:他们的经济基础是农业,在特斯科科湖中的一些岛屿定居下来后通过建造“浮动园地”来扩大耕地面积,使人口和财富迅速增加。材料评述的是
A.玛雅人B.阿兹特克人C.班图人D.印加人
7 . 它在君主多妻制的情况下,根据母亲身份的贵贱尊卑把王位继承人的资格限制、压缩在一个人的范围之内,来保证国家最高权力在一家一姓内部和平过渡。其评述的是
A.君主专制制度的家族性B.嫡长子继承制的进步性
C.王位世袭制的必要性D.封建君主制的可行性
8 . 公元前694年鲁桓公被杀,嫡长子鲁庄公继位。庶长子庆父、庶次子叔牙、嫡次子季友封官为卿,后代皆形成了大家族,史称“三桓”。鲁国公室自宣公起,日益衰弱,“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国政被操纵在三桓手中。下列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A.三桓的出现违背了宗法制B.鲁国已被三桓势力瓜分
C.三桓的专权破坏了分封制D.鲁国贵族体系彻底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以水磨为主题的绘画兴盛于五代。下图《闸口盘车图》为画家卫贤于宋初绘制,描绘了河旁闸口的磨面作坊、堂屋和商船。对此画评述准确的是
A.面对战乱有感而发,寄托了作者的理想B.目的是详记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应用
C.将“格物”精神用于绘画,写实而严谨D.是再现当时生产和生活场景的风俗画卷
10 . 下列对苏联20世纪30年代历史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到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是世界工业强国了
B.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已基本建成
C.苏联社会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相当严重
D.高度集中的体制使经济发展充满了活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