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世纪60年代,冯桂芬主张在通商口岸设船炮局,聘用西人技师,培养本国工匠,仿制外国工艺设备,逐步实现自造、自修、自用,“变人之利器为我之利器”。上述主张(     
A.体现了洋务运动的主要出发点B.得到了地主阶级抵抗派的认可
C.阐明了洋务自强与御侮的关系D.体现了对洋务运动的初步反思
2024-04-18更新 | 18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新疆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联合监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坚决反对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观点。他认为,让弱小落后的民族去同强大先进的工业国进行经济上的自由竞争,这无异于让一个孩子去同身强力壮的成人在拳击场上角逐。李斯特意在强调(       
A.弱小民族应尽力避免参与国际竞争B.德意志帝国需要积极争夺世界霸权
C.扩大垄断组织在社会生活中的比重D.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经济发展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美国学者林恩·亨特指出:法国大革命塑造了法国的国民意识,建立起新的民族共同体,并由此催生了大量新词语和新意象,如罗马式的自由女神像被重塑成共和国的象征物、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变成了人民力量的象征等,从而构建起一种影响至今的政治文化。该学者旨在说明法国大革命(       
A.驱散了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B.采用了西欧传统文化的要素
C.适应了民族国家建设的需要D.实现了社会思想观念的变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从10—11世纪起,随着工商业的复兴和繁荣,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其中拥有自治权的城市大多设有市长、市政官员和法庭,并采用分权制衡原则建立起有民主色彩的共和宪政政体。这说明当时西欧(       
A.引领着世界贸易快速发展B.蕴含着社会转型的因素
C.盛行三权分立的民主思想D.出现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两宋法制完备,“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之微,皆先有法以待之”,以至“细者愈细,密者愈密,摇手举足,辄有法禁”,民众因细事小过犯罪者极多。因而“国家素尚宽仁,数下赦令,或一岁之间至于数三”。据此可知,宋代“数下赦令”的主要原因是(       
A.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B.法律无法得到正常运转
C.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D.严刑酷法激化社会矛盾
2024-04-13更新 | 14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检测(二模)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汉中期以后,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三大集团是官僚士大夫、外戚和宦官。细察当时的政局,不仅发生了宦官打击官僚士大夫的“党锢之祸”,也发生了皇权打击外戚、宦官的“外戚之祸”和“宦官之祸”。由此可知当时(       
A.豪强地主势力膨胀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皇权尚能控制政局D.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7 . 西汉名臣桑弘羊是洛阳商人之子,因心算能力,十三岁被破格任命为侍中,东汉大臣刘祐因“举奏有罪”之功而以宗室身份破格“复迁河东太守”。汉代官吏选任中的“破格’现象(     
A.强化了选官的血缘倾向B.拓宽了官吏的仕进途径
C.体现了选官的灵活实用D.提高了地方的治理效能
2024-04-09更新 | 204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河南、新疆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宋代绘画突破了中唐之前的“咫尺千里”式强调“量”的广延的思想,在许多画家看来,无边的世界就在一草一木之中,大多数人都醉心于微小的世界中,他们期望在一枝枯木,一片树叶,一拳顽石,一竿青竹中,去创造一个大境界。这一观念(     
A.体现了崇文抑武政策B.反映了“偏安一隅”的时代特征
C.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D.表明绘画艺术呈现世俗化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考古学家在埃及早王朝时期(约前3100年至前2686年)的墓葬中发现了两河流域的物件——象牙刀柄,它用极其细致的雕刻技法描绘了一位身着苏美尔服饰的长须男性用力分开两只野蛮的狮子的场景,体现了两河流域印章中常见的人类同自然和社会暴力抗争的吉尔伽美什主题。这印证了当时(     
A.两河流域文明较发达B.西亚与北非存在文明交流
C.西方文明具有包容性D.苏美尔文明对外辐射力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加尔文原是路德派信徒,后来提出“先定论”,认为上帝所创的万民中有“选民”与“弃民”之分。若万事如意,生财有道,必为“选民”,注定可升天堂;若百无一通,破产倒运,必为“弃民”,应该忍受压迫和剥削。“先定论”(     
A.推动新教伦理的兴起与广泛认同B.表明欧洲社会流行理性主义
C.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价值诉求D.导致新教各派之间矛盾尖锐
2024-03-27更新 | 487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河南、新疆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