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中改变了“诸侯卑秦”的局面,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秦王朝的短命也在商鞅变法时埋下了伏笔。下面商鞅变法的内容中与秦短命而亡相关的是(     
A.实行世卿世禄B.实施重农抑商
C.允许土地买卖D.推行严刑峻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在希腊城邦的海外殖民活动中,殖民城邦和被殖民城邦分别称为“母邦”和“子邦”。所有子邦都是希腊世界的新成员,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与母邦类似,殖民城邦最集中的海外地区——意大利南部且有“大希腊”之称。据此可知,古希腊的海外殖民活动(       
A.采取强制性的文化统一政策B.被近代资本主义殖民国家模仿
C.建立起空前强大的海洋帝国D.有利于促进古希腊文明的传播
2023-03-05更新 | 968次组卷 | 23卷引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前秦立国不久,逐一消灭了前燕、前凉等国,统一北方。但在淝水之战失败后,前秦又迅速土崩瓦解,之前归附前秦的其他民族,纷纷乘机独立,黄河以北又再陷入分裂的状态。这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点是(     
A.南北对峙B.士族崛起C.分裂混乱D.民族交融
4 . 秦王朝统一天下后,“不亲其民,以暴力统治为主要手段”。下列秦朝措施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     
A.严刑苛法B.统一文字C.独尊儒术D.开凿灵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东汉中叶后,尚书台取代三公“总领纪纲,无所不统”。到魏晋之际,中书监、令受到重视,他们处于皇帝“喉舌之任”的地位,而对尚书省的官员就稍有疏远。当时,中书掌管内事,皇帝密诏下达州郡和边疆,均由中书草定,并不一定非要尚书签署不可。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     
A.尚书权力过大威胁到君主专制B.三省制度日渐完善
C.权力中枢的发展适应现实需要D.官僚政治已经成熟
6 . 西汉前期,一些豪强富商通过手中的权力和经济实力,垄断国家的经济命脉,囤积居奇,操纵市场,贱买贵卖,牟取暴利。这一现象(     
A.促使汉武帝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导致了西汉王朝的衰落
C.为丝绸之路的繁荣奠定了社会基础D.推动了盐铁官营的实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被尊为中国改革史上第一位伟大“度术师”的商鞅,为本归蜜夷之列的弱秦“拓霸国之规模,立统一之基础”。在其改革中,直接损害了旧贵族利益的措施是(     
A.重农抑商B.奖励军功C.什伍连坐D.推行县制
2022-10-15更新 | 882次组卷 | 27卷引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西周通过“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则迁”这一规定,为家族组织内部的血缘亲属关系划定了限界,把五服以外的小宗排除在家族组织之外。由此可知,西周的这一规定
A.避免了宗族内部的冲突B.有利于消除诸侯割据的威胁
C.巩固了宗主的特有权力D.旨在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稳定
2022-03-05更新 | 544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在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时期,在我国传播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农民“报刊潮”,其中多 为以《中国农民》《农民运动》《犁头》为代表的政治性报刊。这一现象表明
A.农民运动是国民革命的主要形式B."工农武装割据”已成广泛共识
C.中国的革命道路从城市转向农村D.国民革命重视农民的重要作用
10 . 鸦片战争发生时,清政府绿营兵和八旗兵肩负的并非只有征战一项,他们还担负着衙门日常勤务、守陵、河工、漕运等任务。清廷还规定“各省水陆孔道之旁,设立墩台,驻宿兵丁,所以护卫行人,稽查匪类”。清廷的这些举措
A.反映了清政府统治的腐朽不堪B.推动晚清军事近代化进程
C.促使满汉之间的矛盾趋于缓和D.不利于集中兵力抵御外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