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5 道试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美国在柯立芝和胡佛两位总统任职期间,明确拒绝了苏联提出的建交建议,但1933年美苏却在短暂的10天时间里,就困扰双边关系的主要问题很快达成一致并建立外交关系。这一转变(       
A.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B.反映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C.遏制了德日法西斯势力的扩张D.源于美苏两国意识形态的淡化
2024-06-03更新 | 388次组卷 | 10卷引用:押第15题 社会主义革命(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北宋粮食运输示意图。据此可以推知,北宋(     

A.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分离B.朝廷赋税主要来自江汉平原
C.西北边防面临着严峻压力D.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较为兴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赫梯古王国时期的约200条的《赫梯法典》,几乎看不到神的影子。到了帝国时期,神的地位远远高于古王国时期,神祗直接介入国家高层司法领域。这一变化反映出赫梯(     
A.古王国时期法律至高无上B.帝国的封建神权色彩较浓
C.国家治理方式有较大变化D.受到迁入地社会环境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17年,李大钊发表《新中华民族主义》,他指出:中国各民族经千年融合,早已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需以中华民族的概念取代“五族”的提法,必须以倡导各民族大团结的“新中华民族主义”来统一民族的思想。李大钊的这一思想(     
A.指出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B.表明新文化运动发生了质变
C.有助于构建平等团结的新型民族关系D.奠定了民族自治的思想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53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禁止上诉法》。根据该法案,“关于契约、婚姻等的纠纷、诉讼”必须在国内解决,禁止向国外法庭上诉。这一法案(     
A.强化了国王权力B.保障了司法独立C.确立了议会主权D.维护了私有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他们经营着中国丝绸和瓷器、印度和东南亚的调味晶和香料、拜占庭帝国的珠宝和精美织物;他们的冒险还来到之前从未有过系统的远距离贸易的地区;他们带着驼队穿越撒哈拉沙漠,用食盐、钢、铜和玻璃从西非诸王国换回黄金和奴隶;他们造访东非沿海地区,从那里获得奴隶和兽皮等当地的土特产。”这里的“他们”(     
A.成为亚欧非交流的桥梁B.垄断商路威胁西欧市场
C.引领航海时代促进全球联系D.开通丝绸之路推动东西贸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国际上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1990年,当世界经济感冒时,新兴经济体就会罹患肺炎;而在2008年,当七国集团罹患肺炎时,新兴经济体仅仅得了感冒”。这说明(     
A.新兴经济体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提高B.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格局中占一席之地
C.改善南北关系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D.全球化发展使各国之间的依存性加强
2024-05-14更新 | 297次组卷 | 5卷引用:押第16题 当代世界大发展(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798年,马尔萨斯发表《人口原理》,认为生存资料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多增加的人口总要以某种方式被淘汰和消灭.此理论即“马尔萨斯陷阱”。基于此理论,他进一步提出贫困和罪恶是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工人的工资受人口规律的支配。马尔萨斯的观点(     
A.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B.代表了工人阶级的诉求
C.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D.受到了进化论思想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48年,英国殖民官员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大量非洲人士兵的存在,他们在军队里服役归来以后,加深了总的不安状态。这些非洲人由于和其他民族(包括欧洲人)的接触,对当时“生活条件”表示失望。这里的“生活条件”主要指(     
A.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B.落后的物质生活条件
C.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D.欧洲国家的殖民统治
2024-05-14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押第14题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20 世纪50年代,苏联政府发动大规模的宣传运动,动员人民前往西伯利亚等地区垦荒。垦荒运动使1954-1958年苏联的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到了1959年,垦荒区就出现了后继乏力的迹象。导致这一状况的因素包括(     
①政府对农业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            ②扩大耕地面积而未改变发展模式
③运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④社会生活需求发生了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5-14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押第15题 社会主义革命(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