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994 道试题
1 . 据云梦出土的《秦简》《秦律》记载,当时,从粮食、衣着、牲畜,到陶、木、铁器,都由官府经营,工师等“工隶臣”也为国家所有,于是出现了“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等现象。这些政策(       
A.改变了秦朝社会阶层结构B.体现国家对经济调控能力的增强
C.表明私营手工业迅速萎缩D.反映出“工商食官”体制趋于严密
今日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的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摘编自【英】哈巴库克、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通过技术将劳动者束缚在生产链条之中,以严格的时间标准规范生产行为;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各种新兴消费品占据劳动者的闲暇时间,让劳动者丧失对当下的深度思考。同时,资本主义消费社会通过科技升级创造琳琅满目的商品满足消费者的“虚假需要”,“虚假需要”的满足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循环不断造成大量浪费。大规模生产意味着大量的消费和剩余,这必然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根据宋田光《历史溯源、当代诊断与复归路径——<资本论>视域下科技的当代困境与治理》整理

材料三   1953年,中国电子工业被列入国防工业行列。“三线建设”期间,中国电子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陕、川、贵、渝、湘、鄂等地……在20世纪60年代,电子工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开始能为军队和国民经济提供产品……形成了以贵州为中心的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以四川成都、绵阳,重庆,陕西的宝鸡、铜川为中心的电子工业基地……四川电子城绵阳市也获得了中国“西部硅谷”的美誉,绵阳市有因“三线建设”而兴建或迁建的以西南科技大学为首的高等学校28所,还有多家大型军工骨干企业。拥有各类专业技术员17万人,中科院及工程院院士20人,他们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众多重要科技领域都代表了一流的水平。

——摘编自夏慧芳《“三线建设”与中国工业化进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该时期技术创新出现的背景及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线建设期间,国家电子工业建设对西南地区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51年夏,毛泽东提出,既然西方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工场手工业阶段,即尚未采用蒸汽动力机械而依靠工场分工以形成新生产力的阶段,则中国的合作社依靠统一经营形成新生产力去动摇私有基础,也是可行的。1953年初,毛泽东关于先合作化、再机械化的思想更加明确了。由此,中国共产党(     
A.开启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B.思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
C.初步形成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D.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胡克是英国近代早期神学家,他认为英格兰必须形成一个由国王领导的统一教会。他直面清教徒与天主教徒的挑战,指出只有在国王的领导之下,英国教会的制度才能得到捍卫,英国作为一个信仰共同体的团结和统一才能维系下去。这些言论(     
A.使英国摆脱了罗马教廷控制B.有利于王权机制的有序运转
C.体现对近代国家体制的渴求D.基于人文主义的宗教改革观
昨日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三)历史试题
5 . 近代中国第一代外交官郭嵩焘等多是传统科举出身,不谙外语,了解西方有限;第二代外交官陆征祥等基本出身于同文馆、广方言馆等,外语能力尚可,相对了解西方;第三代外交官顾维钧等基本都有海外留学经历,外语娴熟,非常了解西方。这种演变(       
A.受益于民主革命思想的深化B.促成近代中外关系的平等
C.体现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趋向D.适应晚清政治体制的变革
7日内更新 | 37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北高考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6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了4500余种报刊。这些报刊的命名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使用了不同的关键词。在“红旗”“红色”“工人”“青年”等成为报刊命名高频用词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       
A.确定了民主革命纲领B.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D.提出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7 . 1925年,墨西哥作家何塞·巴斯孔塞洛斯发表《宇宙种族》,提出:“世界各种族日益趋向相互融合,直至形成一种新人类,它的构成将集现存各民族之大成。”他认为未来的种族将是融合各种族血液的“宇宙种族”,因而也将是一种最崇尚友爱,最具有普遍性的种族。这一观点(     
A.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B.反映了墨西哥革命的曲折
C.基于美洲族群结构的变化D.预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图景
8 . 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前期英国四类商品进口额在进口总值中的占比示意图。导致占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经济竞争力下降B.环境保护主义的兴起
C.欧洲产业结构的调整D.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7日内更新 | 3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高考历史真题
9 . 19世纪初期拉丁美洲各国独立后,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仍然面临民主革命与改革的艰巨任务亟待完成。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因素是(     
A.印第安土著居民受历史文化传统束缚
B.独立前殖民者实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遗毒
C.该地区并未受到欧洲启蒙思想的冲击
D.美英等国长期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210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第三次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10 . 1648年,象征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和约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家。“在这之后,欧洲各国几乎都是基于自身国家利益而战,不再有为了某一神圣原则而战的情况”。这说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A.导致了欧洲政局四分五裂B.发展了近代主权国家理念
C.实质是维护欧洲封建体系D.巩固了西欧天主教会势力
7日内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