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1954年赫鲁晓夫访华,他在旅顺大连参观时要求修建5个纪念物,其中有2个是用以纪念日俄战争期间的俄国将领,中国政府理所当然地加以拒绝。这反映出当时
A.中苏关系逐步走向恶化B.中国外交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C.两国对日方针有所分歧D.两国奉行“求同存异”方针
2022·山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乾隆在位时,下令禁止为本朝“名臣”建碑纪念,已建之碑亦要销毁,并提出“名臣之称,必其勋业能安社稷方为无愧……本朝纪纲整肃无名臣,亦无奸臣。何则?乾纲在上,不致朝廷有名臣奸臣之别”。这说明清朝
A.皇权专制空前强化B.科举制度无法有效选才
C.奉旨行事成为常例D.儒家纲常束缚士人思想
2022-05-16更新 | 28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 山东专版
3 . 图1、图2、图3是英国在1976年发行的一组邮票。其纪念的主题可能是
A.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B.保护童工和改善工人生活条件
C.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D.工厂和工厂制已成为社会潮流
4 . 如图是中华民国共和纪念明信片。上贴中华民国邮政袁世凯头像邮票,下贴大清国邮政蟠龙邮票加盖“中华民国”四字。明信片印有宣统皇帝退位公告以及隆裕太后、宣统皇帝、孙逸仙、袁世凯像。材料内容反映了

A.袁世凯非法窃取辛亥革命成果B.孙中山直接领导了辛亥革命
C.民国在政治妥协与折衷下建立D.清帝退位终结传统封建社会
5 . 下图是法国发行的纪念被誉为“欧洲之父”的让·莫内的邮票。1949年,他向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了一个日后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构思:将法德两国的煤钢资源共同开发和使用,这样既可以剥夺一方的特权地位,又可以为另一方消除战争的威胁,使两国共同实现和平。由此可见,欧洲联合的最初目的在于
A.对抗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B.消除法德之间战争的隐患
C.提高战后欧洲的国际地位D.对抗苏联在东欧地区扩张
2021-08-24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阆中市2016届高三第五次模拟练习历史试题
6 . 巴黎公社建立之后,作为公社成员的库尔贝(法国现实主义画家,代表作《石工》等)认为1810年修筑的凯旋柱(如图所示,纪念拿破仑一世胜利)是波拿巴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象征,于是带头拆毁凯旋柱。这表明(       
A.拿破仑时代的成果被否定B.法国缺少保护文物的传统
C.巴黎公社举措有过激倾向D.大国沙文主义失去历史舞台
7 . 以下是为纪念《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而发行的“纪”字头邮票,以下关于该条约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苏结盟促进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为中国的国家政治建设奠定了牢固基石
③表明中国在两极格局下“一边倒”向了苏联
④有利于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古罗马时期,西塞罗通过《论法律》《论责任》等著作赞颂为国捐躯的英雄和民众,奥古斯都兴建了神庙(供奉战神、凯撒大帝等)罗马广场及凯旋门等纪念场所。这些做法
A.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促进了国家立法的完备
C.增强了罗马民族凝聚力D.完善了帝国的公共设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为纪念辛亥革命,中华邮政于1912年12月15日同时发行《中华民国光复纪念》和《中华民国共和纪念》邮票各套。主图分别为当时中国最显要的人物,图1肖像为孙中山,图2肖像为袁世凯。据材料推知,两套邮票的同时发行

A.标志着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
B.反映了革命派与北洋军阀的妥协与合作
C.佐证了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证实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格局已经形成
10 . 2021年4月24日上午,在北京首钢园,“乒乓外交”中方亲历者梁戈亮与1971年访华的美国乒乓球运动员朱迪·霍夫罗斯特通过虚拟技术隔空打起了乒乓球,这场跨越太平洋、创新不失温馨的纪念“乒乓外交”50周年活动,把人们瞬间带回到历史的岁月里。1971年的中美“乒乓外交”
A.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B.实现了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C.开启了中美政府间的交流对话D.结束了中美之间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
2022-04-13更新 | 349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2届高三4月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