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812月,中共中央委托中宣部等部门举办“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理论讨论会”。

19982月,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了大型展览《历史的丰碑——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7月,《人民日报》先后开辟了“喜看改革开放二十年”“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特稿”等专栏。1218日召开的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召开改革开放纪念大会。

20081218日,“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一时期举办了以纪念改革开放为主题的文艺晚会和全国美术优秀作品展。此外,国家还发行了金银纪念币和纪念邮票。新浪网以图文和视频的形式抒发对改革开放30周年的纪念之情。

20181218日,“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一时期,改革开放周年纪念具有了党和国家典礼的功能,主要表现为追思性、庆祝性的典礼仪式,这些仪式作为政治文化的一部分与改革开放的奋斗历程一道发挥着特殊的历史作用。

——摘编自徐沐熙《改革开放周年纪念的历史变迁与逻辑演进》

(1)根据材料,概括改革开放周年纪念活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党和国家举办改革开放周年纪念活动的作用。
2024-04-04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雷锋精神”来源于具体生动的社会生活的凝练,其不断发展的动力始于其内在运行和时空境遇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民日报》对雷锋精神的报道

日期

标题

内容

1961年5月5日

《苦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民战士》主要介绍雷锋生平事迹。

1963年2月7日

《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把雷锋誉为毛主席的好战士,是因为他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解放军,雷锋的革命自觉性源于他对毛泽东无产阶级思想著作的学习。

1977年3月24日

《雷锋精神是禁锢不了的》这一时期的雷锋精神主要表现在与“四人帮”的斗争方面。

1981年3月5日

《八十年代更需要雷锋精神的大发扬》“雷锋的可贵,不但是他做了大量助人为乐的好事,而且是因为他是一个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分子。”

1983年3月5日

《新时期与雷锋精神-纪念开展学雷锋活动二十周年》针对当时“雷锋的道德价值过时论”进行回应,指出学雷锋要与时俱进,号召青少年要像雷锋那样树立为国家、为人民学习的态度,用最新的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自己。

1989年12月16日

《雷锋精神的火炬永不熄灭》“发扬雷锋精神首先是引导人们在改革开放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需要。”

1993年3月5日

《雷锋精神永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有像雷锋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雷锋精神是永存的。”

1997年3月4日

《论雷锋精神的生命力》“雷锋精神在今天之所以没有过时,最根本的原因是,它同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所要坚持的社会主义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据何小芳《试论雷锋精神从革命性到道德性的变迁》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雷锋精神的变迁”的理解。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4-21更新 | 337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如图是我国发布的一项纪念标识。该标识发布的时间及其纪念意义是(     

A.1999年,纪念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诞生
B.2011年,纪念我国在参与国际经贸中迈出了关键一步
C.2018年,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D.2019年,纪念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大成就
2023-11-10更新 | 196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材料   19417月中旬以前,西南方向上苏军各部队遭受很大损失,继续后退。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的86个师被严重削弱。当时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到19417月中旬共有63个师又16个旅。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以40个师展开进攻,企图在行进中夺占基辅。由于德军未能在行进期间攻占基辅,遂增调第6集团军向基辅进攻,坦克第1集群企图从翼侧包围苏军。德军的正面突击和随之而来的翼侧突击,把苏联红军的西南方面军割裂成几个集团。720日开始,苏军从南面对德军坦克第1集群实施反突击,迫使德军转入防御。7月底,德军第6集团军突击集团重新对基辅发动进攻。苏军以筑垒地域的军队和预备队组成第37集团军,加强了基辅筑垒地域的防御,基辅市、州党组织还向苏军输送了3万多名共产党员,20万基辅居民参加了苏军。8月上半月,德军突至基辅近郊。919日,苏军最高统帅部下令放弃基辅。战役中,几乎整个苏联红军的西南方面军被德军包围。期间,苏军在莫斯科方向集中预备队,建立了较为坚固的防御。

——摘编自段苏权《吸取历史教训维护世界和平——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四十周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基辅战役的特征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基辅战役的影响。
5 . 2019年12月5日,《中共党史研究》刊文纪念陈独秀诞辰一百四十周年,文中写道: “纵观陈独秀一生,经历十分复杂,既有早年的辉煌,也有晚年的凄凉。他是那个时代站在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流前列的人物,对推动中国历史前进做出过重要贡献。”对此评论,以下可以作为科学论据的是
A.陈独秀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关注它如何指导中国革命等问题
B.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C.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提出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
D.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宣传马克思主义
2022-05-24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测试历史试题
2022·江苏南通·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人民日报》发表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社论指出:“辛亥革命是我们共同纪念的日子,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共同敬仰的伟人,统一祖国是我们共同盼望的目标,中华强盛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理想,有什么理由不合作,不统一呢?”这一社论
A.首次表明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B.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
C.重申“九二共识”的基础性地位D.初步形成“一国两制”构想
2022-03-22更新 | 695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7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探讨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开始显示出威力。在十月革命的强烈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1918年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并于“五四”之后以异常迅猛之势形成高潮。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相继在各大城市组成,一个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活跃于各地论坛。舆论界表现出来的热情,正是反映出马克思主义适应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马克思主义在先进的中国人的心目中,已经不再仅仅是被当作西方社会主义的一种新奇流派来看待,而是被作为能够使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受到热切欢迎。

——选编自《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二 八七会议后,怎样夺取武装斗争的胜利,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便成为据在党面前的根本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存取夺取全国革命胜利。这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是在党领导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开辟出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能发展中国!

——引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解读材料一,指出材料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五四”之后形成“高潮”的表现,分析归纳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简述它对各地起义武装所起的作用。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概括“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开辟的意义。
(3)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经济领域进行的理论探索。②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概述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1978年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
2021-06-15更新 | 2537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1年浙江省高考真题历史试题(6月)
8 . 十月革命纪念与中国共产党

材料一   1937年,为庆祝十月革命二十周年,《解放》周刊刊载社论:“苏联的诞生和发展史,真的给了我们中国人很好的榜样。我们当然不会忘记的,当这个共和国初诞生的时候,它是怎样击退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怎样克服了国内经济落后的困难!”1938117日,《解放》周刊刊载文章:“世界上一切帝国主义者认为苏维埃制度只能存在三天,至多三个月。工农大众无以比拟的伟力与不屈不挠的坚决性,伟大的布尔什维克列宁与斯大林克服重重困难,苏维埃共和国已度过它的二十一周年。”

——摘编自郭培基《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借助开展十月革命纪念活动进行政治动员的实践探析》

材料二   19491966年《人民日报》十月革命纪念活动统计(节选)

1949报道中苏两国工人开展生产竞赛的情况;发表文章,彰显十月革命的作用和影响
1952社论《感谢苏联,学习苏联—庆祝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和“中苏友好月”》
1953社论《十月革命的光辉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中国人民满怀信心地为实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斗争”
1954“有必要发展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加强世界和平”
1960在相关报道中反复强调“珍视中苏两国团结”
1966十月革命纪念活动的规格和规模降至低谷。《人民日报》仅发表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的一份贺电,礼貌性地表达庆贺,同时批判修正主义,提醒苏联“继承和发扬伟大十月革命的光荣革命传统”“捍卫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

——摘编自庞敏《从(人民日报)看19491966年十月革命纪念活动》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十月革命周年纪念的目的。
(2)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材料二反映的中苏关系演变进行阶段划分,并任选一个阶段说明划分依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古至今对民族主义的不同认识   

人物主张
江统(西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
李世民(唐)夷狄亦人耳…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
梁启超(1903年《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则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
孙中山(1906年,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因为我汉人有政权才是国,假如政权被不同族的人所把持,那就虽是有国,却已经不是我汉人的国了
周恩来(1940年《论新阶段》)中国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并不矛盾,也不冲突。国际主义者在中国必须坚决实行中国民族主义,才能使中华民族得到独立解放,走向国际舞台。同时,中国的民族主义者,必须同情和联合国际主义的运动,才能共同打倒帝国主义的统治,求得国际上真正的民族平等,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05-31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二)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盛顿会议之后,结束了日本借一战之机短期独霸中国的状况,又回到列强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欧美列强可以不管中国的利益,但显然不能容忍日本向他们挑战。但第一次世界大战重绘了世界政治版图,列强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一个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了,这一期间的中法关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面对这样的形势,法国在口头上承认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要求废除列强在华特权的愿望是正当的,在行动上也迫于压力做一些小小的让步,但在更多的方面,对于中国要求收回的在华利益,想尽办法拖延,如广州湾租借地。同时,又千方百计利用不平等条约,费尽心计寻求扩大自己的利益。有时甚至不顾自己大国形象,不惜采取威胁、恫吓等无赖手段。而在更多的时候,法国的让步和攫取新的利益是交错在一起进行的。

——摘编自张雪永《大革命时期的中法关系研究》

材料二   早在1949年初,法国准备承认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希望通过和中国共产党建立关系阻止中国支持越南抗法民族解放斗争。而中共将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国际主义义务,在援助越南革命的问题上态度坚定,中法建交的构想也就无疾而终。朝鲜战争爆发以后,法国追随美国谴责中国“侵略”朝鲜。60年代中期,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与中国改善关系,是戴高乐奉行独立外交的一个重要表现,与中国合作使戴高乐在和两个超级大国打交道时,手中多了一些筹码。1964年,中国和法国发表建交联合公报,西方媒体将之称为“外交爆”。周恩来指出:“中法建交是国际事务中的一件大事,是在西方打断一个链条,其影响会越来越深远。”

——摘编自翟强《从隔阂到建交: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四年的中法关系》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话时指出:“2024年,我们将迎来两国建交60周年。双方要传好历史的接力棒,坚守建交初心、赓续传统友谊,推动中法关系迈上新台阶。”中法建交为不同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的国家间交流合作树立了典范,60年来中法关系的探索与实践塑造了“中法精神”

——摘编自卢沙野《忆六十载辉煌启新时代征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一战后法国对华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1949~1964年法国对华政策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中法两国建交的影响,并简要谈谈你对“中法精神”内涵的理解。
2024-04-3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九)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