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造物”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物质创造过程和成果。造物同步于人类征服自然的实践活动。汉代和古罗马的造物形态各有特色。以柱子为例,汉代柱(如图1)的柱础主要有羊形柱础、覆斗形柱础、方形柱础等样式。汉代一些重要的柱子用雕刻、彩绘装饰,注重其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如青山泉白集东汉画像石墓的羊形柱础,“羊”即“祥”。古罗马柱(如图2)重视对柱身细节的处理,柱身上有特定数量被打磨成光滑弧形的凹槽,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装饰。古罗马柱式有精细的比例模数,如科林斯柱式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0:1,柱头上用忍冬草装饰。古罗马的柱础并不作浮雕装饰。

图1汉代柱式

图 2古罗马柱式

——摘编自于美慧、齐佳《汉代柱式与古罗马柱式的比较》

材料二   在社会政治活动的造物装饰主题中,古罗马表现的军事活动内容比较突出,一般在凯旋门的墩座上以叙事浮雕画的形式出现,常见的场面有:皇帝正在作战或得胜归来;皇帝对战 败者的惩罚或宽宏大量;对民众的慷慨赏赐;等等。汉代在这类主题的内容表现上有着很大 的差异,并不强调对历史政治事件的纪念,而更多的是对过去的圣王明君、贤后哲人、名臣的 历史追念并加以尊崇。同时还对义士仁者、孝子列女进行赞颂和对史上暴虐君主的揭露与批挞。

——摘编自朱文涛《古罗马与汉代造物艺术比较研究》

根据材料,指出汉代和古罗马造物艺术的差异,并阐释差异所折射的时代特征。
2024-01-23更新 | 11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19世纪法国历史学

19世纪,法国历史学家开始重点关注“民族”,米什莱和拉维斯是民族历史研究的两座高峰。

米什莱被誉为“法国历史学之父”。在其编著的《法国史》中提出,法国人从百年战争中开始具有国籍意识,到大革命与特权阶级的对抗中,完成了法兰西民族的整合,以此教育人民建构法兰西民族的自我认同。他始终认为法兰西在世界历史上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是引领世界走向自由,通往繁荣之路的灯塔。他的观点成为19世纪上半叶法国历史学的主流。

普法战争战败后法国割地赔款,知识分子的民族优越感被击碎。第三共和国的史学家拉维斯主编27卷的《法国史》,提出历史上布列塔尼人、普罗旺斯人……各地人民都是法国人,尊崇共同的祖先、共有的英雄人物。他高度赞扬共和国,对国歌、国庆日、纪念仪式等各种被发明的传统进行历史性阐释,传播共和主义精神,将殖民扩张视为开化落后地区、传播先进文明的特殊使命。以此“向法国青年人说明,为什么他们应当为组成一个民族国家而自豪”。拉维斯被19世纪末法国史坛誉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历史教师

——摘编自王玮、吕一民《拉维斯与19世纪晚期法国历史知识的生产与传播》等

围绕“历史书写与民族认同”,评析19世纪法国历史学的发展。
3 . 早在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人便利用酒歌(soklia)纪念哈默迪乌斯和阿里斯托格同两位英雄,称他们杀死了僭主,让雅典的法律变得平等。酒歌是会饮中最后被演唱的诗歌形式,只有精英中最有才学的人才有资格吟唱。这种在酒歌中歌颂诛杀僭主者的传统,一直被保留到公元前5世纪末期。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受贵族政治文化传统影响B.注重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C.反对僭主成为公民的共识D.平民与贵族矛盾十分尖锐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永元元年秋七月,国舅、车骑将军窦宪,述职巡视,出兵朔方。 军校们像雄鹰般威武,将士们似龙虎般勇猛,这就是天子的王师。 六军俱备,及南单于、东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等人,猛骑三万。 战车疾驰,兵车四奔,辎重满路,一万三千多辆。……越过涿邪山,跨过安侯河,登燕然山。践踏冒顿的部落,焚烧老上的龙庭。上以泄高帝、文帝的宿愤,光耀祖宗的神灵;下以稳固后代,拓宽疆域,振扬大汉的声威。

——摘编自班固《燕然山铭》石刻译文

材料二   左宗棠率军击败阿古柏后,派官兵前往各城视察,发现满营房屋久已掬为茂草”“满城倾圮,瓦砾荒凉,官兵们无营署可住,进退维谷,殊形狼狈……左宗棠于光绪三年(1877年)上奏光绪帝,提出:新疆地段较远,他族通处,故土新归,治内治外,事同草创,非规模早定,废坠无自而”“天山南北两路,还隶版图,气象一新,中外群属,耳目诚及,此时早定大计。”“为新疆画久安置之策,纾朝廷西顾之忧,以求将新疆与内地行政区划统一起来。

——摘自《晚清新疆设省始末》等

材料三   经此一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战略格局得到深刻塑造,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受到极大鼓舞,……它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世人,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支军队,不论多么强大,如果站在世界发展潮流的对立面,恃强凌弱、倒行逆施、侵略扩张,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 这一战,再次证明正义必定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020年10 月19日,习近平在参观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时的讲话

(1)从史料载体的角度,写出材料一中《燕然山铭》石刻的史料类别,指出其记载的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概括“天子的王师”能“践踏冒顿的部落,焚烧老上的龙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以求新疆与内地行政区划统一起来”的因素。 根据材料一、二,从历史影响的角度,用一句话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概括“经此一战”对世界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结合所学,简析“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实现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18年11月,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集会上首次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李大钊也发表演讲,热情歌颂劳动者的价值;次年,《新青年》等报刊出版纪念劳动节专号,一些专为劳动者创办的刊物出版发行。一时间,“劳工神圣”“劳农神圣”响彻思想界。知识分子此举意在(     
A.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阵地B.为社会变革寻找新的力量
C.讴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D.动员群众参加国民大革命
2022-11-21更新 | 852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校际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市政建设与社会生活】

材料一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公园是由西方列强引入,它既是西方新兴生活方式的体现,叉是殖民主义渗透的重要载体,在一定时期成为中国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集体记忆。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一些团体及个人提出修建中山公园这一永久性纪念场所,促使国人奋发图强,并让外国人明白中国人具有奋争与独立精神。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党竭力推行党化教育。中山公园的兴建如雨后春笋,成为各地最具政治色彩的市政工程之一。抗战时期中山公园成为各地宣传抗日的空间,如19384月,在周恩来的倡导下郭沫若、田汉等人在武汉中山公园举行万人歌咏日活动,由冼星海担任万人大合唱的总指挥,激发了各界人民抗日救国的战斗热情。

——摘编自陈蕴茜《空间重组与孙中山崇拜一一以民国时期中山公园为中心的考察》

材料二   1949年之后,汉口中山公园经过了多次整修扩建。1951年,由市建设局主持修建沿湖护坡和园内建筑设施。扩建后,新建动物园和苗圃,成为武汉市内的绿色游览“中心”。公园内花卉树木种类众多,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胜地,此外,中山公园还是武汉市重大的政治活动、群众集会的中心会场。1950年,武汉市第一次运动会在中山公园举行。1999年武汉市按照山水园林城市的总体部署对中山公园进行改建。改建后的中山公园绿化率提升至91%,新增两大广场、激光水幕喷泉等,公园进出口开敞度增加,园内道路成环,游览线路理顺。群众说,真正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更绿、更美、更贴近市民”的理念。

——摘编自刘思佳《汉口中山公园百年回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中山公园普及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来公园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022-11-15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24年4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局发出通告,要求各地党团组织开展“五一”、“五四”、“五七(国耻日)”的纪念和宣传活动;通告强调,“国外列强之压迫,国内旧思想之反攻,都日甚一日,因此,五四运动之精神仍有发挥之必要”。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A.努力推动国共合作B.积极支持北伐战争
C.积极动员民众革命D.开始重视工农联盟
2023-12-2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盘石中学校2024届高三12月月测历史试题
8 . 下表所示是中国早期工会组织及其活动。据此可推知,当时中国(     
时间工会组织及其活动
1920年4月中华工业协会、中华工业总会等7个工界团体举行会议,筹备纪念五一节
1920年10月上海机器工会成立,出版刊物《机器工人》
1921年3月汉口人力车夫展开反增加车租的罢工
1921年5月长沙各工会组织五一劳动节游行,提出“改善待遇、加强团结”
A.工人运动形成高潮B.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工人成为革命主力D.新型政党呼之欲出
9 . 1921年前后,李大钊、周恩来等共产党人以撰文的方式积极推进巴黎公社译名及无产阶级专政语义的传播;国民革命兴起后,中共与青年团携手发起巴黎公社纪念,由对内宣传以无产阶级专政意涵为主到动员民众反帝反军阀以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态势演进。据此可知,中共早期纪念巴黎公社(     
A.加速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B.旨在唤醒学生和农民的民族意识
C.反映了国民党右派极力破坏大革命D.推动了中共对革命政权理论的认知
2023-10-1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巴黎北部的贡比涅森林,是法兰西帝国皇帝们最喜欢的狩猎场之一,拿破仑三世每次到贡比涅森林狩猎,乘坐的都是专线火车2419D号车厢。1918年冬,德意志第二帝国爆发起义,赶走了德皇威廉二世,新的德国政府决定向协约国投降。法军总司令福煦元帅特意将受降仪式和签字地点安排在了贡比涅森林中的2419D号车厢中,希望以此羞辱德国,以雪一战中的失地、损兵之耻和1870年色当战败后普鲁士俘虏拿破仑三世的前耻。一战后,法国政府将2419D号车厢命名为“停战车厢”,将贡比湿森林中的空地命名为“停战空地”。在其中树起一座“阿尔萨斯—洛林人纪念碑”,并建成“停战博物馆”。

1940年6月21日至22日,在贡比涅森林2419D号车厢举行了第二次受降仪式,希特勒和他的纳粹要员在这里接受了法国临时政府代表的投降仪式和割地赔款签字。希特勒和纳粹德国覆亡前,2419D号车厢被秘密运出了柏林并被烧毁。二战后,法国人寻回了遗失的纪念碑,还原复制了“停战车厢”。对法国人而言,“停战空地”和“停战车厢”历史聚落已经从建成初的全民复仇胜利标志,逐渐朝着追忆往事、缅怀逝者的方向演变。2018年11月11日是法国纪念一战停战一百周年,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为一块以法德和解为名义竖立的纪念碑揭幕,并且一道登上“停战车厢”,为停战纪念册题词。两人用如今法德紧密的同盟关系,向外界发出和平的声音。

——据《见证德法百年恩怨的2419D火车厢》、江天岳《贡比涅森林“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的形成及其意义》、央视报道《法国一战停战日重访2419D列车车厢》综合摘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法国“停战空地”“停战车厢”历史聚落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停战空地”“停战车厢”历史聚落内涵的变化并谈谈自己的认识。
2023-06-18更新 | 76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