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滚筒印章是古代两河流域用于封泥或法律合同、书信、条约的印鉴。印章材质有石头、贝壳、宝石或者泥土,图案有战俘、动物、国王的军事与外交活动、王室的宫廷生活、虚构的神话情形以及各种人或者神的形象。这些印章(     
A.记录了古代西亚社会生活的全貌B.标志着世界上最早文字的产生
C.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史料价值D.代表了苏美尔文明的最高成就
2023-04-19更新 | 85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培正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是汉代画像石中常见的“孔子见老子”画像。这一作品
A.还原了历史事件的真实原貌B.体现了新儒学的发展方向
C.反映了儒家学说根植于道家D.具有艺术与史料双重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先秦、秦汉的流传文献较少,成为制约历史研究的瓶颈。近年来,随着秦汉简牍的出土,相关历史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说明
A.考古发现决定了历史研究水平B.借助考古发现可以不断探知历史真相
C.文献的史料价值低于出土文物D.简牍文物是研究秦汉史的唯一突破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关于武王克商的断代,学界依据文献形成了多种结论。直到上世纪70年代被命名为利簋的青铜器被发现后,才有了定论。这说明
A.历史事实难以探明B.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互印证
C.实物史料内容完整D.历史研究必须有考古文物印证
5 . 地图是研究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史料。对下图反映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东汉时期五胡迁入汉族活动区B.西晋时期北方人民迁入江南
C.东晋时期北方出现十六国D.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公元7世纪,古西亚被阿拉伯人征服后开始通行阿拉伯语,原有的文字逐渐成为死文字,文明也被人遗忘。直到1857年英国皇家亚洲学会宣布成功解读楔形文字后,古西亚文明才为后人所认识。这说明
A.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本依据B.文字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
C.文献解读比实物研究更困难D.历史研究须使用二重证据法
7 . 据史料记载,隋朝就已经出现使职差遣固定化的趋势,只是当时使职数量较少,约有11种。唐朝建立后,使职开始大量出现,至少有142种,其中多数使职出现于武则天至德宗时期。唐代使职的大量出现
A.适应了皇权专制的需要B.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扩大了三省六部的职权D.密切了皇帝与大臣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为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陈列的木简,木简上的文字是“迁陵以邮行洞庭”。此木简插入公文或信函中,告知邮传人员要从“迁陵县”送到“洞庭郡”。对该邮简认识正确的是
A.出土文献一印证了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B.出土文献一呈现了秦中央机构决策程序
C.实物史料记录了郡守和县令征收赋税的职责
D.实物史料一反映了秦中央集权国家的治理方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史学界一般认为,明代玉米传入中国。以下为若干记载,有学生用下列材料探究玉米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来源成书时间关于玉米的记载
河南《襄城县志》嘉靖三十年(1551年)“玉麦”
甘肃《平凉府志》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番麦”、“西天麦”
(明)田艺衡(文学家)《留青日札》序作于1572年“御麦出西蕃,旧名蕃麦,以其曾经进御,故名御麦。”
(明)兰茂《滇南本草》(药物学专著)最晚成书于1476年“玉麦须(玉米雌蕊花丝),味甜,性微温,入阳明胃经,宽肠下气”
A.《襄城县志》《平凉府志》为官方记载,完全准确可靠
B.《平凉府志》的记载晚于《襄城县志》,故可信度较低
C.《留青日札》是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
D.《滇南本草》作为史料,应注意与其他史料互相印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奔成都,途中发生兵变,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以下为若干记载。有学生以下述材料探究杨贵妃之死,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唐)刘禹锡
《马嵬行》
上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五代)刘昫等
《旧唐书》
上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A.《马嵬行》选材来自传说,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
B.《资治通鉴》较多细节描写,还原了杨贵妃之死的真相
C.《资治通鉴》成书晚于《旧唐书》,故可信度相对较低
D.《旧唐书》《资治通鉴》作为史料,应注意作者的立场
2021-06-09更新 | 4061次组卷 | 48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