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关于墨子“尚贤”的意义,侯外庐等人认为:“所谓‘尚贤’,即尚国民阶级的资格,并坚持以国民阶级的立场来反对氏族贵族。”侯氏所谓“国民阶级”,指的是自由民、奴隶、手工业者以及公社农民和百工商贾。这一论述反映出墨子的“尚贤”思想(     
A.主张打破宗法特权B.提倡贤者应由下层人民选举产生
C.旨在反抗专制统治D.违背了诸侯争霸战争的时代潮流
2022-10-01更新 | 40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表是甲午战争后部分督抚(将军)关于矿务的相关言论。由此可知,当时(     
地方督抚(将军)论述
四川总督鹿传霖“金、银两矿,若概由商人集股承办,官仅抽其一二成充课,则利悉归商,无裨帑饷”
云贵总督崧蕃“云南地处边瘠,兵燹后,实鲜富商大贾,若不先发官本,商民仍多观望”
吉林将军延茂“省城设立矿务公司,招商集股,统归官办”

A.矿务经营模式发生明显变化B.地方官员对商办矿务的态度消极
C.清廷要求地方支持矿业发展D.财政困难严重影响晚清矿务开采
2022-10-01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19世纪50年代末,上海沙逊洋行在收购黄金时,常用当地大钱庄的庄票(钱庄签发参与市场流通的票据)来支付金价;1863年3月1日,英国洋行在《北华捷报》上刊登广告,表示接受任何一家本地钱庄的庄票。洋行的这些活动反映出(     
A.列强寻求扩大对华经济侵略B.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C.中国金融机构实现了近代化D.中国对外贸易由逆差逐渐转为顺差
2022-10-01更新 | 22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史载,春秋早期,“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到战国时,则出现了“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商食官制度瓦解B.城市经济职能增强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社会阶层合理流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爪哇人原来是“吃食无匙箸……用盘满盛其饭,浇酥油汤汁,以手撮人口中而食”。中国瓷器传入后,部分爪哇人“采用来自中国的陶器和碗碟”。《东西洋考》记录加里曼丹岛的“文郎马神”人的改变称:“初用蕉叶为食器,后与华人市,渐用瓷器。”这表明中国瓷器的输入(     
A.提升了中国在东南亚政治影响力B.提高了东南亚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C.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落后的习俗D.推动了当地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2022-09-30更新 | 1500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嘉庆时期,政府规定行商之间,联保具结,彼此必须为对方承担相应担保责任,同时,还要求沿海各地方政府必须对拖欠外商债务的中国商人予以重罚,“拖欠夷债者,以示重法,所以示调剂之平”。清政府这些举措意在(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保障外商政治权益C.维护对外贸易秩序D.完善沿海经济立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王守仁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他认为修养的关键在于“致良知”。致,即实行。他所说的“良知”指
A.心理自觉,扬善抑恶B.强调教育的“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
C.恢复良心,学以致圣D.回复善良,以理统情
2022-02-1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五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宋朝印刷业十分发达。国子监刻的书称为监本,民间书坊刻的书称为坊本,士绅家庭刻印的书称为私刻本。当时坊刻书中以浙江最好,称浙本,四川次之,称蜀本。社会上流行刻书的风气反映出
A.技术进步促进了文化繁荣B.文人士大夫阶层开始崛起
C.私人办学的风气十分盛行D.宋代的思想控制比较宽松
9 . 下表所示是不同史籍对东晋南朝时期屯田制的相关记载。由此可推知,东晋南朝的屯田制
记载出处
东晋明帝下诏:“诸外州郡将兵者及都督府非临敌之军,且田且守。”房玄龄等《晋书》卷六十七《温峤传》
(南朝)宋武帝刘裕诏令:“州郡县屯田池塞,诸非军国所资,利人守宰者,今一切除之。”沈约《宋书》卷二《武帝纪中》

A.强化了封建租佃关系B.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C.贯彻了重农抑商政策D.削弱了豪强士族的权势
2021-12-01更新 | 219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和席卷全国的群众自发斗争,汇合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巨大洪流,然而无论是革命派,还是混入革命阵营的立宪派、旧官僚,几乎一律镇压工农群众的革命运动,解除群众武装。这说明
A.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广大人民群众拥护辛亥革命
C.中国的社会转型任重道远D.资产阶级暴力革命收效甚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