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1 . 改革开放后
(1)背景: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2)精神文明建设
①中共中央颁布有关加强社会主义_____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②“_____”是20世纪80年代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
③20世纪90年代,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__________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系列创建活动,对促进社会风气好转起了积极作用。
④1994年,先后颁布了《_____教育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⑤2001年,颁布了《_____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a.提出: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建设_____体系的战略任务。
b.形成:中共十八大作了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_____
c.意义: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涌现出__________等一大批全国道德模范。
2023-01-2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选择性必修3本)
2 . 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1)陆路交通
①产生:人类转向定居生活以后,以_____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但运输物品依赖的仍是天然的道路与河流。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人工道路的铺设。
②古代的陆路交通
国别陆路交通
罗马帝国把罗马和各_____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



秦朝修筑的_____、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汉朝_____贯通后,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
唐代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
元朝扩展了汉唐的交通网,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_____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

(2)水路交通
①中国古代的运河
春秋时期已有运河
秦朝秦始皇开凿连接湘水和离水的_____,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隋朝大运河以_____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
元朝京杭大运河,全长近1 800千米,为世界之最

②法国:17世纪开通的_____运河开辟了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目前仍在通航。
③荷兰:17世纪_____建立的运河系统,是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
(3)综合认识:

材料 陆上丝绸之路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 加之骆驼、马匹运载能力有限,更为严峻的是唐与吐蕃及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 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海上,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愈加发达,最终绿洲古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价值。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时空大挪移的主要因素。
_____;②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阿拉伯国家长期对峙;③经济重心南移;④技术的进步(造船和指南针);⑤统治者的对外开放政策;⑥新航路开辟(或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2022-09-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1交通与社会变迁-选必2-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3 . 美国的移民文化
(1)形成: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白人驱逐、消灭北美印第安人,同时也吸收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的文化,形成以____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移民文化。
(2)影响:民族和文化的____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征,而多元文化传统使美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____问题。
(3)综合认识

材料   美国的熔炉政策“迎合了当时工业化时期的‘大美国’思潮和移民实现‘美国梦’的幻想”,主要在于促进来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民族属性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融合成为具有“美国信念”的美国人,要求移民从语言、文化、政治行为到精神完全接受美国传统的“美国化”。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不同移民群体之间的关系,构建了美国的核心价值认同和美利坚民族的身份认同,形成了新的美国文化。

——彭朝花《美国民族理论历史与现实探究及相应启示》


思考:根据材料中美国关于处理民族(或种族)关系的理论、政策,并结合相关史实,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示例看法:美国早期的民族熔炉政策体现了一定时代性。
阐述:美国本身就是由多个殖民地组成的移民国家。建国初期,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虽然形成了统一的美利坚民族,但各种族之间的文化、宗教和习俗迥异。工业化开展以后,需要大量的劳动人手,非欧洲移民大量涌入,与当地居民的文化差异更大。所以要求移民从语言、文化、政治行为到精神完全接受美国传统的“美国化”,这有利于构建美国的核心价值认同,有利于工业化的发展。但是,只强调民族的统一性,却忽略了各种族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从而导致美国社会长期以来的种族歧视现象难以消除,黑人民权运动不断发展。总之,美国民族熔炉政策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落伍。
2022-09-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5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选必3-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4 . 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时期内容
起源:多元一体①摇篮:____、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②核心:____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____中华文化的形成。
③初步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春秋战国①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
②)内容:①____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②战国时期,“____”局面出现。
③特点: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秦汉①内容:秦始皇推崇____学说。汉武帝____,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②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____
魏晋到隋唐①内容: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魏晋____盛行,唐朝____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②特点: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宋元(1)宋代理学
①形成: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____形成
②影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2)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____。康雍乾时期,思想受到钳制,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近代
鸦片战争爆发后向西方学习以____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时期20世纪初期兴起的____,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五四运动以后____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2022-08-02更新 | 94次组卷 | 3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讲)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5 . “福利国家”
(1)含义:所谓“福利国家”,是指国家通过构建______体系,保证个人和______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______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______
(2)实质:是国家进行______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______社会化的反应。
(3)作用:
①积极作用:促进社会平等,缩小______,保持______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展示了西方______的价值和普遍的______关怀
②局限性:导致社会的懒惰,降低______效率;成为国家沉重的______,进而引发经济停滞和______
(4)调整与发展
①20世纪70年代:当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时,______就成为“改革”的内容之一。
②20世纪80年代:美英法等国都不同程度地减少______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______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2023-01-0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下)
6 . 1840年,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以______________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20世纪初期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____________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五四运动以后,_______________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2022-10-2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二三)
7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提出
①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____的战略任务。
②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③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社会主义____
A.富强、____、文明、____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B.自由、____、公正、法治是____层面的价值取向。
C.____、敬业、____、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2)意义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____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____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为实现中华民族____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2022-09-1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二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