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97 道试题
1 . 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1)背景: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世界出现了遍及各国的移民社会。在不同文化的交汇、借鉴与认同中,形成各种_____的移民文化。
(2)代表

项目

美国

(典型的移民国家)

新加坡

(移民社会特征的城市国家)

原因

①世界各地的移民共同建设美利坚合众国。
②白人吸收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的文化,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移民文化
①苏伊士运河的通航、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繁荣的贸易大港和国际化都市。
②从英国殖民地成为独立国家。
③华裔、印度裔移民的迁入

特征

民族和文化多样性

多元文化和谐共处

表现

美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①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
②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2023-09-07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世界史6-3现代世界的人口迁移和文化的交融、传承与保护
2 . 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1)背景: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加强,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
(2)流动范围
①二战后: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发达地区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吸收了大量劳动力。
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东地区的石油工业快速发展,大量非洲劳动力涌向中东产油国。
③经济高速发展的日本及亚洲______国和地区也吸引了许多亚非移民。
④20世纪90年代,东欧国家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地。
(3)劳动力市场
①劳工迁移:20世纪50—70年代,大多数移民在制造业和公共服务行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②精英迁移(20世纪80年代)

原因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企业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表现

作为移民中“知识精英”的发展中国家_____,在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09-07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世界史6-3现代世界的人口迁移和文化的交融、传承与保护
3 . 局部抗战爆发的原因
(1)日本侵华
①背景:制定了侵略中国的总方针;受资本主义世界性____严重影响。
②表现: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扶植____建立伪满洲国、华北事变。
(2)国民政府推行“____”方针。
2023-08-2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中国近现代史2-3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的胜利
4 .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动因
(1)历史原因:13世纪,____半岛的居民就尝试从大西洋中的岛屿获取资源。
(2)经济根源:14—15世纪,____的产生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3)社会根源:《____》在欧洲广泛流传。
(4)精神动力:____鼓励冒险精神;传播基督教的狂热。
(5)政治根源:西班牙和____王室的积极支持。
(6)直接原因:____帝国威胁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
2023-08-2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世界史2-1全球航路的开辟与世界联系及世界格局的演变
5 . 新贸易体系和新贸易形式
(1)新贸易体系建立
①背景:从19世纪7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战争与经济危机,各国通过贸易封锁与提高关税保护本国贸易,国际贸易总量增速放缓;世界经济萧条,人们生活困难。
②过程

1947年

23个国家在美国主导下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995年

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建立更具有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1997年

69个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签署了《全球基础电信协定》

2001年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③影响
a.关税的下降和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直接降低了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费用,刺激了有效需求,提高了生活水平。
b.在扩大货物生产与贸易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
c.服务贸易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也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便利。
(2)新贸易形式出现
①原因:商品贸易同国际投资、技术贸易、劳务承包等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更多样的经济合作方式。现代________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手段。
②表现:电子商务兴起,人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商品、技术和服务交换。
③影响:突破了时空障碍,极大提高了商业效率,降低了相关成本,同时也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2023-09-07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世界史6-2现代的食物生产、贸易金融、科技和交通进步与社会生活
6 . 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
(1)世界形势动荡: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____阶段,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2)列强矛盾激化
①原因:帝国主义各国____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②表现
主要矛盾表现
英德矛盾争夺____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
法德矛盾____殖民地的争夺
德俄矛盾贸易摩擦不断,关系恶化
奥匈与俄矛盾争夺____,使这里成为欧洲“火药桶”
(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①目的: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____
②概况: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____”;英国、法国、俄国组成“____”。
③影响:两大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
(4)导火索——____: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在萨拉热窝被刺杀。
2023-09-0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世界史4-1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7 . 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1)消除饥饿
①背景:随着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食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②措施: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订______行动计划。
(2)食品安全
①原因:过度使用化肥、农药、抗生素和食品添加剂等,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②措施:世界各国更加重视______问题,并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
2023-09-07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世界史6-2现代的食物生产、贸易金融、科技和交通进步与社会生活
8 . 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1)建立的背景
①政治乱象:17—18世纪,少数人或集团掌握官员的任免权,将官职私相授受,导致政治乱象频发。
②官员腐败: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____”出现,造成官员腐败泛滥、行政效率低下。
③经济原因:工业革命后,国家亟须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____
④思想原因:人们要求____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
(2)英国文官制度的演变
初步建立①18世纪初,英国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其他官员不得当选为____
②19世纪初,开始设立____的职位,从而形成政务官和事务官两类官员
正式建立①1855年,英国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____,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
②1870年,英国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条件,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
文官制度的扩展①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____》,建立了文官制度。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
(3)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①特点: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政治中立和工作隐名;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
②评价
优点a.规范了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
b.有利于政府工作的____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弊端a.容易滋生____和僵化现象。
b.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文官的层次也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____
2023-08-3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世界史3-3近代西方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2-23高三·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9 .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时间历程背景(原因)成就
1949年开始民主革命基本胜利,新中国即将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20世纪
50年代
初创
时期
(奠基)
向社会主义过渡;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法》《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法》《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
1966—
1976年
破坏“文革”时期
1978年—现在发展改革开放;吸取教训;法制不完善____、有法必依、____、违法必究,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____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前后,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法》《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
形成
体系
20世纪90年代,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____建设;中共十五大召开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____,建设社会主义____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____”写入宪法
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使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深化深化改革开放____以来,我国切实贯彻落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方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____
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____》,把中共____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____载入国家根本法,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全社会共同意愿。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____》。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____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2023-03-2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1)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讲)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10 . 戊戌变法
(1)背景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一些爱国的有识之士求变求新,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____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
④以康有为、____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2)时间:1898年6月至9月。
(3)内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实行变法。
(4)结果:____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5)失败原因:
①触犯了____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②资产阶级维新派的____和妥协性(根本)。
(6)       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在变法期间,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____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4)教训: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____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2023-01-2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选择性必修3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