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简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联系所学知识,请回答问题。
(1)古史相传,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其中谁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逐渐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2)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西汉时,政府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加强管理,四郡中除了武威、张掖,还有两郡,请写出其名称。
(3)唐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为统辖天山南北,设置了什么机构?唐太宗时出现了唐蕃和亲,请举例说明。
(4)辽宋夏金元是北方少数民族活跃时期,中华文明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元朝著名科学家郭守敬编定了新的历法,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领先,请写出新历法的名称。
(5)《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同意此观点吗?请从历史的角度进行简要阐述。(不少于100字)
2021-11-0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太湖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策常常随着发展形势的变化作出较大的调整,缓和社会危机,促进经济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29年纽约股市暴跌,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2)面对1929年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胡佛和罗斯福的对策分别是什么?后者的实质是什么?
(3)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这主要是奉行了哪位经济学家的理论?但是西方国家继续大规模应用这种理论导致了什么结果?
(4)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请写出“福利国家”制度的积极作用和弊端。
(5)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美国一家杂志称这一现象为“新经济的胜利”。“新经济”具有那些特点?
2021-09-0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40年间,改革开放成为中国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请指出,作出“改革开放”决策的党的会议名称并概括这次会议的伟大意义。
(2)“40年来的艰苦努力,我们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请指出党和政府于1984年在“改革"与“开放”领域分别采取的重大创新性举措。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开放体系?
(3)“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趋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请指出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分别作出的重大贡献。
(4)“40年来,我们党已经积累了成熟的改革思想、改革路线、改革经验和改革方略”。综合上述,概括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经验。
2021-09-0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儒家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是两千多年来传统文化的主流。传承和发扬儒家文化,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开创者,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荀子对此有何新发展?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什么?
(2)魏晋南北朝以后,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了新的挑战。两宋时期儒学分别有何新发展?并列举其核心观点。
(3)明末清初,出现了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早期启蒙思想悄然滋长。这一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有何特点?
(4) 纵观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5 . 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农业工作,他曾多次指出:“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产业”,“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重农抑商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主要施行的经济政策,其主要目的有哪些?
(2)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针对农业及农民问题提出过哪些主张?
(3)建国后,新中国政府于1953—1956年在农业方面采取了哪一重要措施?其实质是什么?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其主要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为何能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5)综合上述问题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农业建设的认识。
2019-08-1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6-2017学年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
6 .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半个世纪的求索与奋斗,中国逐渐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改变国家工业落后面貌采取的发展战略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1984年,为了更好地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改革开放进一步提速。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3)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经历了由“模仿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含义是什么?何时初步实现这一转变?从这一转变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2019-04-1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强调:“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由战时盟友变成“冷战”对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丘吉尔在“铁幕演说”中提出:“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为担负起“责任”,在欧洲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
(3)“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举例说明“冷战”的消极影响。
(4)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迟迟不愿摒弃“冷战”思维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当今中国坚持“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其最为有利的国际政治环境是什么?
8 . 二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伴随各种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世界形势呈现交替变动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美苏两分天下,建构两极格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和彻底瓦解的标志各是什么?
(2)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受到除中国以外哪些国际力量的挑战或限制?
(3)两极格局瓦解后,当今世界形势呈现什么特点?
(4)概括多极化趋势加强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简答题 | 适中(0.65) |
9 . 我国封建时代的选官和用人制度,一方面,要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力量的发展现状相适应;另一方面,又要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发展服务。用人制度是否得当,关系到封建王朝的兴衰。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有关历代选官用人制度的问题:
(1)汉、魏晋南北朝、唐分别推行什么选官制度?选官标准分别是什么?
(2)与前代相比,唐朝选官制度的进步之处有哪些?对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2017-11-20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四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

10 . 以民主取代专制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民主政治的发展经历了思想变革——政治变革——法律完善的过程。在近代历史上,无论是欧洲,还是东方的中国都在发生着变革。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国约翰.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人由于社会契约而失去的是他的自然的自由和他试图取得和成功取得的每一件事物的无限制的权利;而他得到的是公民自由和他所有财产的所有权……君权只不过是全体意志的执行,永远不能转让,而君王只不过是一个集体的人,他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代替不了……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法国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将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体现了哪些比较进步的思想原则?在当时最主要的政治意义是什么?

(2)近代,英国、美国建立起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确立政体的法律文献是哪些?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为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根据材料及中国国情分析,按孙中山的主张能否建立起“至为完美的国家”?为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