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演变的历程经历了效仿西方器物(西方先进技术)一制度(西方政治制度)一观念(西方思想文化)三个依次递进的变革程式。据此回答:
(1)“器物”变革的洋务运动前后期的旗号是什么?这一事件最终失败,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制度”变革的两个重大事件中,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3)指出“观念”变革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和这次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2024-04-0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08-20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两次较大的发展。分别指出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的原因。
2024-04-0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08-20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默写: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020-09-04更新 | 24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名词解释:分封制
2020-09-04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总结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经济历史的光荣,也可以看到传统经济结构的若干弊病,熟悉有关经济历史的事实,对于中国经济建设正确发展方向的认识是十分有益的。运用所学经济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培植的两种粮食作物是什么?
(2)汉代关中地区的农民创造出了一种什么水利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吐鲁番、哈密一带的干旱地区?
(3)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什么地区和朝代?
(4)古代中国历代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什么?它对中国社会的继续发展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2020-06-1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盘龙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风俗习惯的演进和变化,往往反映了社会的演变和发展。在古今社会的改革中,往往涉及社会风俗的变革。根据相关知识和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北魏孝文改革中,是怎样着手进行风俗改革的?你如何评价这一改革?
(2)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又是如何进行社会风俗变革的?如何评价其变革?
2020-06-0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盘龙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根据要求写出内容:
(1)按时间顺序写出中国古代朝代名称:
夏(公元前21世纪)            三国、两晋、南北朝、            五代十国、          清(1840年止)
(2)暑假所读历史书的名字:内容概述:
(3)把下面的历史概念(或事件)按时序先后整理出来:
①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②希腊民主制度的繁荣
③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④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⑤瓦特改良蒸汽机⑥万民法
⑦法国第三共和国的建立⑧整体世界形成
⑨郑和下西洋
2019-09-1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8 . 古代中国在农业方面的创造,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发展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它们或起促进作用,或起阻碍作用,影响着传统农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有何突破?唐朝时生产工具又有何革新?
(2)“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什么土地制度?战国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实际又确立了什么土地制度?从这一时期起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形成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3)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是古人对哪项水利工程的赞美?汉代关中农民还因地制宜的创造了一种什么灌溉系统?
(4)“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揭示了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什么现象?导致了哪些社会问题?
简答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词是一种新诗歌体裁,起源于民间,句子长短不一,适于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材料二北宋苏轼开创一代词风,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当时有人将苏轼的词与柳永的词作比较,说“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而苏词就必须关西大汉手执铁板,喝‘大江东去’”。

材料三生活于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李清照,词风委婉含蓄,清新淡雅……南宋词人辛弃疾词风慷慨激昂,豪迈悲壮,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

请回答:

(1)材料中所述的两宋词人分别是宋词中哪两大派别的代表?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词繁荣的原因。

2017-11-2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简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二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惰。

材料三

——《礼记》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请回答: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论集》

(1)材料一与材料而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2)材料二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2017-10-1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