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有人描述20世纪末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纽约的居民在某天下午,可以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送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便捷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美金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1)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

(2)这种现象带给世界什么影响?产生了哪些问题?

2017-07-2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0年,许多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负担……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但是,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

――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

材料二粮食税减轻了全体农民的负担,这是用不着证明的。问题不在于拿农民多少粮食,而是在于实行粮食税以后,农民觉得心里更有数了,经营的兴趣也提高了,实行了粮食税,勤劳的农民在提高生产力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列宁全集》第二版第2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斗争已经三年了”指的是什么?在这三年中,苏俄实行怎样的经济政策?农民强烈反对的是什么制度?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政策?这种政策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实行的?此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 用史实说明1956-1966年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出现的正确与失误两种倾向,并分析出现失误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8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陕西宝鸡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