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思想理论

中国共产党

代表大会

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

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中共十五大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成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

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中共十七大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2023-03-2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
材料二
(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
洪武二十年(1397年)中禁人民无得撞出海与外国互市。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2)材料二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 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材料三
第8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
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拿破仑法典》
(3)材料三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 该法典有何影响?
(4)以英、美、法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
材料四
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5)归纳材料四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指出其历史作用。
材料五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978年12月13日)
(6)材料五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 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情况下提出的? 概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表现。
(7)综上,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展,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
1946年5月2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
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说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
(2)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西欧各国通过出版官报、出版许可制度、内审查等书报检查制度以及各种政治制裁手段,压制异己思想和信息的传播。到17世纪中期以后,要求“出版自由”的呼吁越来越强,各种报刊相继涌现。18世纪中后期,欧美资产阶级开始在法律上确立了新闻自由的原则。如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把新闻与出版自由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固定下来;1791年美国颁布的《宪法第一修正案》中第一条明确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等。在欧美民主政治形成发展时期,各种媒体逐渐成为公众政治生活中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材料二
新闻媒介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对政府的权力运作起着监督作用,维护着政治权力的合法性。英国自1538年开始争取出版自由到19世纪中叶英国报业争取到新闻自由,是英国民主政治成型期,同厂被认为英国新闻自由和现代民主政治的“摇篮”。…当时不管哪一个政党组阁,除必须获得上下院的支持外,还必须得到《泰晤士报》的支持。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新闻愿问道格拉斯·卡特称报业为为政府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第四部门”。他认为,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但如无自由报业反映舆论、监督政府,民主政治是无法运行的。正如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所说:“自由报业与民主教育,是民主政治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
材料三
西方新闻媒介虽然标“客观”、"公正”、“中立”,但在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上具有明显的偏见,如塑造发达国家的形象时,往往以言论自由、尊重人权、崇尚民主为主而沾沾自喜;而对发展中国家,则见不到发展中国家的进步以及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贡献,而多是政变、动乱、饥饿、冲突、侵犯人权、破坏民主等。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举的《西方新闻媒介与民主政治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媒体逐渐获得新闻自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自由报业与民主教育,是民主政治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的理解。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新闻媒体发展的认识。
2018-02-2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含东至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历史

5 . 材料一史学家雷格莱指出:近代化实际上是一个从“发达的有机经济”向“以矿物能为能源基础的经济”的转变,“要成功地摆脱有机经济所受的制约,一个国家不仅需要那种一般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化,以达到近代化;而且也需要下述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化,即越来越多的从矿藏中,而非从农业产品中获得原料,尤其是能够开发大批能源储备,而非依赖各种过去提供生产所需热能与动力的可再生能源”。罗斯托认为,英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能够把棉纺织技术、采煤和炼铁技术、蒸汽机以及巨额的对外贸易结合在一起的国家”。

材料二与英国相比,至少在绝对规模上,明清中国国内市场比英国及其殖民地所形成的大英帝国市场要更大。不仅如此,由于江南是大一统的明清帝国的一部分,而且在这个帝国中占有最佳交通位置,因而江南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从巨大的国内市场中获得地区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好处。从此意义上来说,江南从巨大的国内市场中所能享受到的地区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好处可能更大,也更有保证。此外,明清时期东亚地区国际贸易的发展,导致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贸易圈的形成。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伯重《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

(1)归纳材料一中英国近代工业化的条件。

(2)归纳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3)有人说如果没有西方的入侵,明清江南经济的发展就会走向现代化。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以前,苏州是中国唯一拥有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苏州“首重机业,城东比户皆然”,丝绸、棉布行销全国各省,“其外洋如高丽、印度以及欧美各国,莫不有销路”。

——摘编自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

材料二在16世纪初,格拉斯哥是苏格兰对美洲贸易的重要中心,商人从美洲大量输入美国烟草和加勒比海地区的白糖,然后再转售至不列颠群岛和欧洲大陆的其他地方。1770年代克莱德河的加深使到较大的船只也可航行到河的更上游。这对19世纪格拉斯哥工业,特别是造船业的勃发有直接的关系。到了19世纪末维多利亚时代,格拉斯哥已有了“大英帝国第二城市”(SecondcityoftheEmpire)的美誉。据说,当时全世界的船只和火车大多都是在格拉斯哥制造的。

——摘编自搜狗百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州和格拉斯哥两地在经济性质上的差异?

(2)简析格拉斯哥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017-07-0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简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金陵机器制造局创办于1865年,位于南京聚宝门外扫帚巷西天寺。1869年,该局已能生产多种口径前膛炮、炮弹、炮车及枪弹。次年,在通济门外神木庵旧基兴建火箭分局。1871年9月,在通济门外九龙桥兴建火药分局。1879年,归并乌龙山机器局。1881年,仿制成功美式加托林轮转机枪(十门连珠格林炮)。1884年,仿制成德国克鲁森式37毫米2磅子后膛炮和美式诺登飞多管排列机枪(四门神机连珠炮)。

——徐泓《徐建寅与金陵机器制造局》

材料二大生纱厂是中国近代早期的民族资本企业之一。创办人张謇,江苏南通人。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使中国纺织工业有了发展的良好机会,给大生纱厂带来了“黄金时代”。从1917年开始,由于外货锐减,国产纱布畅销,特别是四川、江西两地需要量更大,纱价由每箱156元涨到230元,因此全年获利76万两。以后四年也连续赢利,1917—1921年五年共获利560多万两。

——摘编自百度百科《大生纱厂》

材料三清政府对工商业征收苛捐杂税,直接打击了民族工商业。其中破坏性最大的是厘金制度。自1894年到1902年,清政府通过厘金制度,每年所获收入在1400—1600余万两之间……至中央或地方当局以军需、河工、赈恤等名义勒令工商业“报效”款项,更难以数计,种种勒索苛攫,无异在工商业者身上缠以条条锁链,四肢捆缚,血液不通。

——摘编自尚和平《封建主义是阻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主要原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金陵机器制造局属于哪一类型的洋务企业?这一类企业创办的口号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生纱厂在民国初年迅速发展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外因角度分析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8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斯大林电告莫洛托夫等人:“不能进行军事干涉,外交干涉现在也不合适”,因为他担心苏联在中国东北问题上的激烈反应可能会引起列强的不满,“不能使帝国主义者联合起来,而对我们有利的是让他们争吵起来”。

11月19日,苏联外长李维诺夫与日本大使广田会面时表示:“它(指苏联政府)重视维护和巩固与日本现存的关系,对各国间的冲突奉行严格的不干涉政策。它期待日本政府努力维护现存的两国关系,并在自己的行动和命令中应考虑不要破坏苏联的利益。1932年11月9日,苏联提出与日本缔结互不侵犯条约,而且欲与伪满洲国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并提议马上就此问题进行协商。日本出于反共反苏的立场,予以婉拒。日本彻底占领中国东三省后,苏联丧失在远东的战略主动权。从主动选择“不干预政策”蜕变为被迫放弃在中国东北的利益,客观上也加快了日本对华侵略的节奏。

——摘编自《斯大林与“九一八事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苏联与日本各自政策及出发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对日本所持政策造成的消极影响。

简答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总统制的国家,乔治华盛顿在开创与完善美国民主政治制度方面贡献突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英国的设计,总督的权力是绝对凌驾于议会之上的,他不仅握有行政全权,而且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可以提出立法建议,可以否决法案。但是,总督在与议会尤其是与议会下院的权力斗争中节节败退,逐渐处于下风。然而总督的权力及地位的某些方面却被后来的总统制继承。独立战争开始后,开国元勋们看到了重建行政权的必要,起码在州一级的政府中是如此。尽管开国元勋憎恶这些行政权力,但他们对于那些为独立战争做出重大贡献的强州的州长仍怀有敬意。毫无疑问,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制宪者将纽约和马萨诸塞的强州州长制做为新宪法的模板。

——李秀红《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

材料二:宪法对行政权的规定含糊不清,这使得第一任总统在权力的运用上缺乏明确的引导。实际上之所以会如此,可能是因为华盛顿是制宪者心目中总统的不二人选。他们认为华盛顿会恰当使用总统权力……在他就任后不久,他开始就重大问题向自己的部长咨询;最初是个别征求部长们的意见,1793年后逐渐改为会议形式集体咨询,会议由总统主持。这一会议就成为历届总统执政的一个重要工具——“内阁”。

——摘编自【美】西德尼·米尔奇斯《美国总统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影响美国总统制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成为总统“不二人选”的原因,并概括他在括他在完善美国总统制方面的贡献。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
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
其中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是因故出卖:
有的为了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
不复说他们自己的阿提卡语言,远方漂荡,
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甚至就在
面临着主人的怪脾气发抖,我都使他们解放。
我使这样的事情普遍流行,调整公理和强权,
协和共处,这样我应允的事都已一一完成。
我制订法律,无贵无贼,一视同仁。
——古希腊某诗人、政治家
材料二
近代以来,作为宪政体制和模式创新……(英国)开启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时代,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民族国家政府建构问题——现在是“议会中的国王”,而不再是王朝政府时“单独的国王”。
——魏建国《宪政模式转型与近代英国崛起》
材料三
美国宪法修正历程(节选)

——摘编自[美]莫里森等《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
(1)材料一的作者是哪位政治家?他“一一完成”的事对古代雅典有何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英国是如何实现由“单独的国王”到“议会中的国王”的。
(3)据材料三,指出美国从哪些方面废除了对选举权的限制。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