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二战后劳动力流动的特点
2023-01-21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选择性必修三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2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
3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价值?
2010·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4 . 皇权与相权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问题:
(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4年9月5日,英法军队转入反攻,展开了马恩河战役……经过马恩河战役,德军在西线的进攻被遏止,法军保住了巴黎。……到年底,西线转入相持,各自挖壕对阵。1914年的战争,由于西线德军攻势的受挫,东线的迅速开辟,德国被迫分兵两线作战,因而,以速决战为其战略目标的“施里芬计划”彻底破产了。

材料二   1915年战争重心东移。德国鉴于在西线的失败,决定改变“施里芬计划”,把主力调往东线,企图击溃俄军,迫使俄军单独媾和,以解除东方的威胁。……1915年春,在伊普尔战役中,德国首次使用毒气,英法损失惨重。

材料三1916年,对于交战双方来说,都是关键性的一年。双方都力图打破僵局,决一胜负。1915年东线的战事表明,俄军不堪一击,但其幅员广大,德军不敢贸然深入,便决定在西线寻找英、法主力决战。鉴于凡尔登是法国著名的军事要塞……德军总参谋长法金汉选择了凡尔登为德军1916年进攻的主要目标……德国以大量的炮弹、毒气弹向凡尔登倾泻,法军……终于第一道防线失守,与后方的交通线也被切断。……由于德军攻占凡尔登的战略目标未实现,法金汉被革去总参谋长职务,由兴登堡取代。凡尔登战役是德国进攻的高峰,因此,它的失败也就成了一个转折点:此后,德奥方面每况愈下。

——以上均摘编自《新编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恩河战役的影响。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凡尔登战役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指出一战战局的演变及战场重心的转移过程。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欧洲战场的西线:

材料二西线三大战役中交战双方投入和伤亡情况:

战役双方投入兵力双方伤亡总人数
马恩河战役152万人35万人
凡尔登战役112个师70多万人
索姆河战役150个师130多万人

请回答:

(1)在材料一图中的空格中填注重要战役。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二所列数据反映的主要问题。

(3)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一战对法国有何重大影响。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主要国家工业产量占世界总额比例变化表:

时间1870年1900年
英国32%18%
美国23%31%
德国13%16%
法国10%7%

材料二英德殖民地情况变化表:

时间国家殖民地面积(万平方英里)殖民地人口(百万)
1880年英国770267.9
德国
1899年英国930309
德国10014.7

材料三19世纪70年代,俾斯麦的野心是彻底毁灭法国,称霸欧洲。1875年,俾斯麦已准备发动侵法战争,但由于俄国和英国的干涉,不得不暂时放弃进攻法国的企图。俾斯麦特别害怕在东西两线上同时作战,俄法“联盟的噩梦”经常使他忧虑。俾斯麦用尽一切计谋来孤立法国,反对俄国,阻止法俄接近。……

——以上材料均摘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英国工业的世界地位和殖民地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这两种变化之间的关系。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俾斯麦用尽一切计谋……阻止法俄接近”的表现和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