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皇帝

材料二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魏源

材料三        这个世界几乎已分配完毕,它所剩下的地区也正在被瓜分,被征服,被拓居。想一想你夜晚在空中所看到的那些星球吧,那些我们永远无法到达的巨大的世界吧!我常常这样想,如果可能的话,我将吞并这些星球。看到它们这样清楚而又那么遥远,真使我感到悲伤。”                                                                                

——(19世纪末)罗德斯

材料四   “承担起白人的责任,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孙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俘虏的需要。”                                           

——(19世纪末)吉卜林

材料五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大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   


请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三、四和材料五分别表达了什么愿望?
(3)材料四中所说的“最好的东西”,在魏源和康有为看来分别是什么?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二者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摘自《诗经·小雅》

材料二   有煜(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摘自《诗经·小雅》

材料三   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其直(在争论中获胜)。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

——摘自《国语·晋语》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说明了这一时期土地关系变化中的什么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