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甲骨文里的历史】

甲骨文,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由于商朝人崇信鬼神,每每遇事都要占卜,占卜的方法是用火在牛胛骨或龟腹甲上烧灸,甲骨的背面便出现裂纹,叫“兆”,然后根据兆纹的形状来断定凶吉。占卜的内容、结果以及日后是否应验,都刻在兆纹的旁边,叫作“卜辞”。商朝负责祭祀占卜的官员称“卜”。一条完整的卜辞它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具体时间,谁来占卜,问的是什么问题,问题的结果如何。

如据专家研究发现,右边甲骨上记载的内容是跟农业有关的问卜。

左(由上往下读)甲辰贞其登黍。意即:甲辰日卜问,是否征收粮食黍?

中(由右往左读)贞我不其受年。意即:卜问,我们是否有个丰年?

右(由上往下读)南土受年。意即:卜问,南部地区是否会是个丰年?

当我们把这些甲骨文的文字解读出来以后,我们就能知道商王朝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农业社会,是一个等级化非常明显的阶级社会,也是一个生活内容很丰富的——跟历史上后来一脉相承的一个社会。

(1)简要阐述甲骨文的史料价值。
(2)除考古发掘的甲骨之外,研究商代历史还可使用哪些类型的史料,试举例二则说明。
2022-10-11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考古学上的龙山文化是中原地区早期国家和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在陶寺遗址(属龙山文化)中发掘的宫殿区、仓储区、祭祀区、手工业作坊区等都被权力阶层所独有。在陶寺遗址的墓葬中,既有规模宏大、地位凸显的宫殿夯土建筑,又有简陋普通的半地穴式或窑洞式小房子陶寺遗址早期和中期的墓葬都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且存在着多个层次等级。此外,陶寺遗址中还发现了许多乱葬篡,死者或被弃于灰坑,或被作为人牲用来祭祀或被夯筑于城墙中,有的甚至是多人从葬。围绕陶寺遗址分布的14处遗址中,陶寺聚落在该聚落群中有着唯我独尊的地位,是绝对的中心聚落。

——摘编自高江涛《试论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模式与动力》

材料二   原始社会晚期的考古发掘中,甘肃大地湾群落以一个长方形主室为中心,两侧备有一侧室,左右对称,整个建筑坐北朝南,无论是面积、质量还是结构都首屈一指。在这一时期的姜寨等遗址中,除作为群落中心的准都邑有墙垣或其他防御性设施外,其他聚落已没有了这些设施,在这些聚落中,还发现了相对独立的军事将领和巫觋人员。此外。在良渚文化区的大型墓中,有精致的玉铖等高级殉葬品,中型墓中玉域的制作工艺与形制与之相比略逊一筹。在此时的大汶口墓地中,石钺、玉铖与作为贯通天地神人法器的骨牙雕筒同时出土,说明这一神权与政权结合的传统至夏、商、周三代依然如故。

——摘编自马新《群落与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龙山文化考古遗存中蕴含的早期国家和文明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原始社会晚期的考古发掘为依据,概述这-时期早期国家和文明的特征。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早期国家和文明出现的根本原因。
2023-11-04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2                                 3


                                   4                              5

1.秦军铜戈(广西平乐银山岭战国墓出土):2,秦代铁铤铜镞(广西象州运江河岸出土);3.4.5.秦半两铜钱(广西象州运江河岸出土)

材料二据考古发现,广西的汉墓仅合浦一地就达上万座,经过科学发掘的两汉墓达上千座。1971年发掘的合浦县望牛岭西汉晚期木椁墓,是广西第一次发现的墓室巨大、结构复杂,有大量随葬品的西汉木椁墓,该墓出土五铢钱多达200枚、金饼2件。在合浦各地挖掘的汉墓中都发现不少汉代的钱币,其中在合浦爆竹厂一座西汉晚期墓出土汉代五铢钱达800多枚,合浦盐堆的一座西汉晚期墓出土五铢钱则达七八千枚之多。此外,在汉代A浦郡范围内的贵港市,1954年至1955年5月,共发现了129座汉墓,其中发现西汉五铼铜钱325枚,东汉钱币2190枚。

——摘编自广西钱币学会编《广西历史货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出土文物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广西发现的汉墓的特点,并据此推测当时的社会状况。
2023-03-0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古代江南地区的开发]

材料一西汉时,江南地区还处于地广人稀、农业落后的状况。但到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水稻亩产量从西汉时期的四石升至东汉时期的约六石。据考古资料显示,湖南、江西等地出土了大量东汉时期的陶罐、陶仓等物品。江南郡县明显增多,垦田多辟,耕地面积扩大。广大农民辛勤耕作、农业劳动力资源增加、汉越民族交融和共同开发、相对较好的自然条件以及铁农具广泛使用,成为此时江南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东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水平仍远低于北方,但还是为后来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作了一定的准备。

——摘编自夏时华《东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若干原因探述》

材料二北宋立国后,太祖、太宗及其继承者通过强化地方官员劝农督导职责、推广优良品种废除苛捐杂税等措施重点发展东南经济,这促使当地农业飞速发展。随着麦、粟等旱地作物在南方的推广,东南“专种粳稻”的种植制度得以改变,农作物种植范围得到扩大。东南地区农民利用平原、丘陵山区的各种不同地理条件,开辟出经济作物的专业经营区域。因东南地区民田十之八九种稻,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从而使水稻的总产量超过了粟、麦而跃居全国首位。

——摘编自叶依能《宋代东南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农业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东汉相比,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考古成果表明,亚述帝国留下的浮雕作品几乎全与军事有关。公元前950年左右,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骑兵在亚述帝国发展起来,亚述人具有长期饲养和使用马匹的经验,率先发明了马缕,后来又发明了马鞍,亚述当时有领先于各国的冶金技术,打造了大量铁制兵器并普遍装备军队,此外,铁犁,铁锄、铁锹在农耕方面也得到广近应用,加之完善了水利灌溉技术,谷物生产和今朝量的增加为国家设置大量常备军和长期征战提供了充裕的给养条件,亚述人生活的两河流域北部,自然环境远比不上尼罗河流域,对外掠夺获得财富成为国家的军事理念,“政府就是武力的别称”,生产是服务于对外战争的需要的。

——摘编自徐《暴力的艺术——亚述帝国的兴亡

材料二

亚述帝国的萨尔马那萨尔三世(公无前858—前824年在位)北上击败了乌拉尔图、南下征服了巴比伦,随后准备打通一条去往地中海的叙利亚走廊。叙利亚各邦被迫联合起来,对叙利亚有较深影响力的以色列,成了抵抗者盟主,负责领导由12小邦拼凑而成的联军,公元前853年,亚述军和联军在叙利亚北部相遇,并持卡塔尔里亚尔河谷附近的冲积平原作为决战场所,通过萨尔玛那萨尔后来命人雕刻的碑文表明,亚述人在这场大战中笑到了最后。不过亚述大军并没有迅速兼并整个叙利亚此部,而是在此后的几年里徐徐图之,

——摘编自米南德(卡塔尔里亚尔之战:惨遭亚述帝国屠夫的古代犹太盛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述帝国崇尚对外扩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卡塔尔里亚尔之战亚述取胜的条件,并说明此战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