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地理大发现、殖民体系扩张、国内商品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发展,伦敦迅速发展为西欧的工商业贸易中心。伦敦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国内年轻人纷纷来此寻求机遇,每年迁入的人口高达1万人。作为国际工商业贸易中心,大量荷兰人、法国人为躲避宗教迫害也迁居到伦敦。

近代早期伦敦城对街道缺少常规性的整修维护。据亨利八世(1509年—1547年)晚期的议会档案记录,伦敦城的河岸街(Strand)当时坑坑洼洼、十分恶臭。楼层较高的住户懒得去厕所,会直接把粪便从窗户中泼出去,所以街道更加污浊不堪。此时的伦敦人还没有清晰的城乡概念,城中大量居民仍养殖着家禽家畜。当时有一句谚语“爱噪音的人要买猪”,而由猪造成的环境污染自不用多言。刘易斯·斯马特的养猪场不仅熏走了邻居的仆人,而且拉低了周围的房价。

——摘编自孟毓然,王玉亮《1617世纪伦敦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1)根据材料概括16—17世纪伦敦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环境问题的出现给我国带来的启示。
2023-05-17更新 | 254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珲春市第二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早期文明从夏商重巫到西周重史,史官文化逐渐形成。史官文化有三个特点:一是学在王宫,平民百姓没有文化;二是职在史官,史官之外的官吏无权记录;三是包罗万象,史官记载的内容涉及国家大事的方方面面,几乎涵盖精神文化的全部。这充分体现了史官文化的独占性与封闭性。到了春秋时期,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一统局面日益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混乱局面所取代,整个社会面临着大动荡和大分化。一个从独占性、封闭性文化向普及型、开放型文化发展的转化过程逐渐形成。

——摘编自罗德荣、胡如光《春秋战国文化传播的历史进步》

材料二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激烈的阶级斗争激发了人们强烈的参政意识。对于当时社会变革中的种种问题,人们提出自己的认识和主张,这些认识和主张大部分是围绕政治思想上的论述而逐层铺展开的。人们“为学”是为了实际的政治,这就决定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具有普遍的政治色彩。同时,随着物质文明发展迅速,财富、享受、欲望与野心、权势、罪恶同步增长,文明进步与道德沦丧背离,思想家们生发改变现状的种种主张,并为此锲而不舍地追求。此外,长期的封建割据、封闭的自然经济、迥异的地理环境、各地独特的民俗风情,使列国文化步入独立发展的轨道,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区域文化。

——摘编自王景润《简论春秋战国文化的时代特色》


(1)简述材料一中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原因及影响。
(2)概括材料二中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时代特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史上货币发展的两大分支

——摘编自〔日〕宫崎正胜《世界史就是一部货币史》

材料二1950年3月《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颁布,由中央指定人民银行为国家现金调度的总机构,外汇由其统一管理。人民银行开展了大量吸收存款、回笼货币的工作。另外,国家银行还实行统一现金管理及转账制度,要求所有属于国有但是分散在各个企业、机关、部队的现金,一律存入国家银行,各单位间财务往来,使用转账支票进行结算,以减少货币流通。这样,原来留存在国家企业和国家机关手中的巨额现金即迅速集中到国家银行手中,由国家银行统一管理、集中调度,从而减少了市场上货币流通数量,并且大大增加国家能够运用的资金。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货币发展史上“英镑时代”与“美元时代”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资金能够“大大增加”的原因及其作用。
(3)说明上述有关货币制度或政策为我们提供的启示。
2023-05-1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2023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已经经过了产业革命和进化论思想净化的欧美各国,教育、法律、艺术等方面都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当这种强势文化进入上海以后,在租界土地上得到了展现,使租界成了西方社会发展的“现实模型”。

——据李芬兰、李建平《租界——上海历史近代化的双刃剑》

材料二   上海最大的租界,是英美租界合并之后成立的公共租界。今天所谓的外滩,就是公共租界的地界。无疑,当年的租界,是上海最繁华的地段。但是,租界的繁荣,其实主要靠的是中国人。太平天国战争,让最繁华的江浙地带变成战场,而只有上海的租界,成为战争中的和平绿洲,于是,江浙一带的富人,跑得快的,都进来了。租界里的洋人,发战争财,把租界里的地皮和房屋高价卖给或者租给中国的富人,陡然之间,租界就肥得流油了。

——据张鸣《租界里的烦心事》

材料三   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为“国中之国”的租界更是成了半殖民地中国最典型的特征之一。近年来,伴随着学界对租界中的市政建设、公共行政管理、市民文化、社团组织、公民权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出现了一股美化租界的潮流,一些人甚至认为租界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是“利”大于“弊”的。这是一种非常明显的“侵略有功”论,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对此必须加以驳斥。

——据沈冰清《在租界问题上应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以上海公共租界为案例》


(1)材料一、二认为上海租界繁荣的原因有何不同?你如何理解这种不同?
(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租界问题?
2023-05-12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年12月,东北军区铁道运输司令部成立,负责组织抗美援朝的铁路运输工作。东北铁道运输司令部在国内东北地区成立了驻锦州、吉林、中长、齐齐哈尔4个铁路局和任务较重的安东铁路分局的5个军事运输处等机关,先后有21952名职工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897部队序列。在朝鲜境内设立的铁道军事运输管理局下设了六个分局,分布在朝鲜境内的不同地区,负责该地区的物资运输。铁道军事运输管理局对外统一称作“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但其构成人员是从国内二十多个铁路局的“机、车、工、电、辆”铁路职工中抽调组成的。为了保证铁路的畅通无阻,志愿军做了分工,由铁道兵负责抢修,铁道军事管理局负责抢运,高炮部队负责防空,三部门分工配合、各司其职,建设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摘编自《抗美援朝中铁路军事运输的指挥》(《铁道知识》杂志编辑部)


(1)根据材料,概括抗美援朝铁路运输线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美援朝铁路运输线建立的意义。
2023-05-10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黑龙江、吉林专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

量地而立国,计利而蓄民,度人力而授事……利足以生民。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摘编整理自《荀子》

材料二   《国语》记载:“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音zi,古代供祭祀的谷物)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人口)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财物增长)于是乎始,敦庬纯固(强大国力,庬,音mang)于是乎成”。农家学派强调抓住农业生产的一些基本要素,即人力、气候、土壤和地形。为此他们经常劝告统治者:“得时之稼兴,失时之稼约”。“得时之稼,其臭(音xiu)香,其味甘,其气章,百日食之,耳目聪明,心意睿智,四位变强,凶气不入,身无苛殃”。

——摘编自唐任伍、孟娜《先秦农家学派的民生观》


(1)根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重农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农业地位和民生角度分析先秦时期重视农业的理由。
7 . 历史文献记载缺失的内容,因考古发掘而变得丰满,那些通过出遗迹和文物所还原的历史,改变了我们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上丝绸之路”一词是20世纪60年代日本学者在探讨中国陶瓷的海上贸易线路时首先使用的,与中国古代外销陶瓷的发现与研究是密不可分的。与此同时,又有日本学者以中国陶瓷在海外各地的流布情况为基础,将这条古代东西方之间的陶瓷贸易与交流的海上贸易线路,称为“陶瓷之路”,认为它连接了“中世纪东西两个世界”,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海外交通史研究中,“海上丝绸之路”一词逐渐成为中外学术界广泛接受的概念,且一般将其作为“丝绸之路”概念在海上的延伸。

——孟原召《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是港口。纵观全球著名海港遗址,往往缺乏港口考古成果的强力支撑,而“海丝申遗”工作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2021年,温州在建设城市主干道望江路下穿工程时,发现了朔门古港遗址,这一遗址是迄今国内外海上丝绸之路港口遗址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温州地标江心屿双塔是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古航标,分别建于唐代和宋代。古人建造如此宏伟的两座航标,正因为附近有繁华大港。而在南宋和元代,温州都曾设立外贸管理机构。遗址与江心屿双塔隔江呼应。遗址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已发掘面积约5000平方米,主要发掘成果如下:

区域

发掘内容

亮点

东端水门头区

奉恩水城门以外、水门河沿岸两侧的各类遗迹群组成。包括陡门、桥梁、堤岸、斜坡式码头、成片房址等,年代及演变轨迹清晰。

中部邻江港口区

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为沉船、码头等遗迹分布区。两宋时期的突堤式码头。
发现2艘福船(福建造木帆船,适合远洋航行)。其中1号宋代沉船残长12.4米、残宽4.1米,推测全长约20米。
地层中出土有大量瓷片。集中分布的瓷片堆积多呈条带状,形成于元代。其中九成以上为龙泉瓷,基本无使用痕迹。

西端南侧瓮城区

早、晚两期瓮城基址及砖、石道路等遗迹。
宋元时期瓮城城墙平面呈圆弧形,明清时期改为方形。

——据国家文物局“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专栏编写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海上丝绸之路”一词的含义,并简述这一词的使用与中国陶瓷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寻找相关信息,佐证温州港是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的“繁华大港”。结合所学,简述考古发掘的价值。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202年,刘邦受诸侯王推戴做了皇帝。西汉政府在法律制度上多承袭秦制,但政治体制却实行与秦朝不同的郡国并行制。当时经济凋敝,政权力量相对薄弱,北方强族匈奴又经常侵略。多年的战乱,使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并且部分地方势力较大。

——摘编自李阳《浅析西汉封邦建国的原因》

材料二   汉武帝即位之后,厉行中央集权……特别是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把王国的领地割裂成许多侯国,达到了不事声张而削藩的目的。此外,汉武帝还以“左官律”“阿党法”等立法手段,从对人才资源的控制上,堵塞了诸侯王国势力坐大的通道。

——摘编自刘丸、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实施“郡国并行”体制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主要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输往荷兰的中国瓷器多在景德镇烧制。万历年间,景德镇上各制瓷作坊的佣工“每日不下数万人”。在元代瓷业生产的基础上,景德镇瓷窑发展了青花瓷,尤其是康熙末年创烧成功的粉彩瓷,使得中国的外销瓷一变传统纯净的青花瓷而为绚丽多彩的粉彩。为了使中国瓷器能在荷兰及欧洲畅销,荷兰东印度公司会主动提供瓷器木模交给中国工匠仿制。由于外销荷兰的瓷器数量大,其品种、造型、装饰均与传统的中国瓷器不同,以景德镇为主的中国瓷器制造业便在瓷器的烧制、绘画、上彩等工序上大胆地进行探索和改进,使外销瓷的生产体系很快在中国建立。随着中荷贸易的发展,中国瓷器作为日用器皿,进入千家万户,同时也把中国的山川城池、风土人情等逼真形象广为传播。

材料二   16世纪末,荷兰船队进入亚洲水域。他们两次劫持葡萄牙大帆船,将船上所载瓷器运回阿姆斯特丹拍卖。1604年以后,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经营华瓷进口贸易。他们主要使用白银从往来于东南亚的中国商人那里购买瓷器,1608年,东印度公司通过中国商人就定购了108000件瓷器。荷兰东印度公司订购的瓷器不但种类激增,纹饰也更趋多样化。荷兰运往广州的样品装饰图案中既有西方流行“耶稣受难图”、海神、欧洲时尚人物等,也有中国主题的图饰。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购买的大多是茶具等日用瓷器,所以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欢迎。1764年,荷兰也建厂烧制硬质瓷器。

——以上均摘编自钱江《十七至十八世纪中国与荷兰的瓷器贸易》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外销瓷生产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经营中国瓷器贸易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简析瓷器贸易在中荷两国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格,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渐推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统购统销制度,提高粮食和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至1985年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对减贫扶贫做出巨大贡献。1986年,中央组建了专门的贫困治理机构,各级地方政府也随之成立扶贫机构。1994年通过划定贫困县缩小扶贫瞄准目标,使扶贫资源能够向贫困地区倾斜。1986—2000年,中央对贫困县投入专项资金累计达144.25亿元。到200年,贫困人口下降为46224 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到2253.4元。2013年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方略,到2021年中国宣布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989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据刘伟,韩喜艳《建党百年来的中国扶贫:历程、机制与成效》等

(1)根据材料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扶贫工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说明1978年以来我国扶贫工作的意义。
2023-04-19更新 | 45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