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辛亥革命既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史学研究关注的重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的政治改革使地方政治人物的参政热情日益高涨,同时经济新政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物欲,促进了兴办实业的浪潮。但清政府在铸币、路权上的新政举措却使地方相关群体十分不满……辛亥革命要在全国取得成功,单靠孙中山深刻的革命思想和他领导的中国罔盟会起义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大背景的配合,而清末新政在教育与舆论等方面的改革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环境。
——郭世佑《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确立一个主题,对材料二中的史料进行解读。
材料三          新中国初建,研究者把辛亥革命定位为“近代三大民主革命高潮之一”。50年代末,研究暂趋沉寂。1961年以后,研究者从不同侧面对这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辨证分析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随着“文革”的到来……对辛亥革命因其资产阶级属性而“立足于批”。“文革”结束后,辛亥革命史研究重新步入正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得出如下的一些认识。在政治史方面,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在思想文化史方面,辛亥革命则是一场重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在经济史方面,辛亥革命有利于工业化的进程;在社会史方面,辛亥革命造成20世纪初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刻剧变,推动了整个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进步;革命史方面,辛亥革命是承前启后的革命分水岭;在民族史方面,辛亥革命极大地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在中国史方面,辛亥革命埋葬了封建帝制,推动了近代化进程,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世界史方面,“辛亥革命在东方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摘编自《走出辛亥革命评价问题的困境》
(3)根据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研究可以划分为哪两个阶段?请说明你划分的理由。并据此指出影响史学研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015-03-04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四川德阳市高三第一次诊断历史试卷
2 .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中从容铺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打开了“筑梦空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使西域,开启了中国同西域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以此为发端,中国和各国人民筚路蓝缕,共同开辟了一条横贯欧亚、绵延万里的伟大商路。千百年来,丝绸之路给沿途各国人民带来了丝绸、瓷器、胡椒、香料等丰富的商品,同时也带来了和平与友谊。丝绸之路是沿途各国辉煌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共同见证。
———蔡名照《弘扬丝路精神 再现丝路辉煌》

材料三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凤凰网2014年9月17日)
材料四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五     “一带一路”战略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出访时提出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统称。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倡导成立了400亿美金的丝路基金,筹建1000亿美金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一带一路”战略与沿线国家结成命运共同体,中国拿出真金白银带动沿线各国经济发展。“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被一些人解读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这实际上是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误读。     
——摘自《环球网·国际新闻》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丝绸之路是如何开通的?它有何影响?依据材料二、三,说说古代丝绸之路和新航路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近代西方殖民国家崛起过程中的共性特点,并分析其根源。为什么说“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
2015-10-09更新 | 3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福建永安市高三下期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3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各国已开始开凿地方性运河。秦统一后,在既有运河水道网的基础上,又开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隋朝尤其重视建设连通南北的运河主干网。唐朝继承了隋代的建设成果,继续发展运河交通网。北宋的运河系统,主要就是以开封的漕运四渠为主干向四周辐射的水运体系……。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黄淮分离,淮南运道受到较大影响。1874年漕船由海轮代替。1900年,漕运全罢,漕粮改折现金,海运河运全部废止。
我国运河主要是用来运输粮食,所以又叫“运粮河”。 宋人张方平曾说:“今日之势,国依兵而立,兵以食为命,食以漕运为本。”(张方平:《乐全集》卷23《论京师储军事》,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商务印书馆)其他朝代何尝不是如此!大运河它在我国历史上,对于沟通南北、促进物资交流和文化交流,特别对于漕粮运输,起过十分重大的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史实概括中国古代运河修建历程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史实解读漕运信息。
2015-11-11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卷
4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的胡适曾于1919年4月发表《实验主义》一文,全面介绍其信奉的实用主义(又称实验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他认为一切真理都是人定的.“实在”可以由人们主观任意创造。他提倡“存疑主义”和“评判的态度”,将进化论引入历史的方法,认为没有永不变的真理,主张“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他主张要培养创造的思想力,就要以怀疑为起点,找到新知识来解决这疑难,并将这种思想方法总结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使得胡适以后的一系列文字都以其为哲学依据——坚持怀疑精神,不盲信任何主义。
——摘编自寇乃天《胡适自由主义思想的宪政解读》
材料二 五四运动后,胡适于1919年7月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他认为当前思想界流行的弊病,就是空谈主义,高谈主义,而不去研究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他对主张根本解决中国问题的人,极尽嘲笑攻击之能事,他认为。不去实地研究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而“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他反对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来观察和解决中国问题。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胡适的实用主义思想要点。
(2)简评五四运动后胡适的实用主义思想。
2014-12-05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青海西宁市第四高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片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请对下图内容进行解读并评价。
6 . 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自晚清以来在中国被广泛、持续传播,其形象被多维度解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教授振举国者之君子,称华盛屯(顿)。此英杰怀尧舜之德,领国兵攻敌,令国民雍睦,尽心竭力,致救其民也。自从拯援国释放民者,不弄权而归庄安生矣。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论》(道光丁酉年,即1837年)
材料二 世谓华盛顿创西国民主之局,非也。……纵观西国英雄,如法之拿破仑,英之格朗穵(即克伦威尔),其初皆起于民主党。及功成名立,仍谋世袭,独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异矣。
——宋恕《六字课斋津谈》(1895年)
材料三 若华盛顿,若拿破仑,此地球人种所推尊为大豪杰者也,然一华盛顿、一拿破仑倡之,而无百千万亿兆华盛顿、拿破仑和之,一华盛顿何如?一拿破仑何如?其有愈于华、拿二人之才之识之学者又何如?有有名之英雄,有无名之英雄,华、拿者,不过其时抛头颅溅热血无名无量之华、拿之代表耳!今日之中国,固非一华盛顿一拿破仑所克有济也,然必须制造无名无量之华盛顿、拿破仑,其庶有济。
——邹容《革命军》(1903年)
请回答:
(1)材料一称华盛顿为“君子”的依据是什么?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解读华盛顿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2)材料二认为华盛顿对美国民主的贡献主要基于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认为华盛顿、拿破仑等英雄是如何产生的?作者发此言论的意图是什么?
(4)综上所述,历史人物被多维度解读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
2013-07-25更新 | 4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江苏无锡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7 .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死后,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创新,提出了“天人感应” “天人合一” “春秋大一统”。谭嗣同l896年在《仁学》一书中说: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说:“孔子之说,亘古常新……如布帛菽粟不可离。”
材料二 《从(论语)中解读孔子仕途辛酸史》:从仕途角度讲,孔子的一生是很不幸的。他官场不得志,有国家的问题,有社会的问题,也有其本身性格的问题。随近代社会剧变,其思想地位也发生了变迁,我们以何种姿态认识它,成为一个新课题。     
(1)依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三人对待儒学和孔子的真正目的何在。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该如何对待孔子和孔学。
2014-06-03更新 | 1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山东临沂市高三5月模拟02文综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商业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一 楚汉战争时,“楚汉相距(对峙于)荥阳也,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一石米值万钱)(《史记•货殖列传》),“关中大饥,米斛万钱”(斛:计量单位,与石相似)。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钱。到汉文帝时,谷价至“石数十钱”(桓谭《新论》),甚至有每石“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的记载(《史记•律书》)。到汉武帝时,“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平准书》)。
(1)说明材料中粮食价格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粮价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文献通考》卷14记载,宋太祖即位后,即下诏减宽商税,“榜(张榜公布)商税则例于务门(务,榷货务,掌管专卖的机关),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又下诏:“关市之租(税),……当从宽简,……其参酌裁减,以利细利(百姓的点滴收益),”“除商旅货币外,贩夫走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即税)。”
——孙健编著《中国经济通史》
材料三 北宋税收比例变化表
时间
两税收入比例(﹪)
征榷收入比例(﹪)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
67.34
32.66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49.73
50.27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
32.24
67.76

注:“两税”主要是土地和财产税。“征榷”是商业税和政府对重要商品的专卖。
——据郑学様主编《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北宋政府的商业政策与以前的朝代相比有什么变化?分析其影响。
材料四 一百年前,西方用商品、枪炮和思想侵入了中国。……中国曾经被伏尔泰和耶稣教的传教士们称赞为世界上最文明和治理得很好的国家。现在这个大清帝国似乎是“可怜亦复可笑”了,它抵挡不住这些新兴的欧洲“王子”,这些工业西方的矛头。
——[英]格林堡著《不列颠的贸易和中国的开放》
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解读。
2013-09-09更新 | 9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黑龙江牡丹江六市县高三一模文综考试历史试卷
9 . 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以下是三个历史片段,试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文明。
材料一 第3、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果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1)《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
材料二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2)美国的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
(3)该宪法起到什么作用?
材料三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1954年宪法是哪次会议上制定的?该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
(5)该宪法确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012-02-20更新 | 8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临沭一中高一12月阶段性学情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