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506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即采取武装干涉政策。6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明,宣布出兵朝鲜,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同日,联合国安理会在美、英等国的操纵下通过决议,联合国会员国要派兵随从美国军队入朝。628日,毛泽东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同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侵略朝鲜、台湾及干涉亚洲事务的罪行。号召“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正义和自由的人类,尤其是东方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奋起,制止美国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新侵略。”1950915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75000人在朝鲜西海岸的仁川港登陆。此后,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损失严重,转入战略退却。101日,美伪军越过三八线,随后侵占平壤,并继续向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进犯。

827日起,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和轰炸扫射……1950108日,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国根据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选自百度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抗美援朝胜利对中国和朝鲜的影响。
2 . 以人类共同追求未来的视角回眸历史,傅立叶和康有为堪称自己时代的“真正的文化英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傅立叶在1827年所著的《新世界》一书中提出,社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蒙昧时期属于生产活动以前各个时期,宗法时期是小规生产,野蛮时期是中等生产,文明时期是大规模生产。他把人类社会发展视为不断的上升序列,并辩证地预言每个社会在走完它的年富力强的历程之后,会进入生气勃勃的新社会。他认为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即文明制度)已进入壮年时期,为进入下一时期(即保障制度)创造了条件,而更高级的和谐制度才是最美好的未来社会。对傅立叶的历史观,恩格斯予以了高度评价,并指出:“傅立叶对文明时代的批判,则由于摩尔根而显示出它的全部天才。”康有为的《大同书》始作于1884年,成书于1902年。关于此书的写作,他说:“吾为天游,想象诸极乐之世界,想象诸极苦之世界,乐者吾乐之,苦者吾救亡,吾为诸天之物,吾宁舍世界天界绝类逃伦而独乐哉!”他从儒家公羊学派的三世说中演绎出一种新的历史观,勾画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轨迹,即三世由低级到高级有序递进。其中,据乱世是尚农之世,升平世是大工大商大农之世,太平世是天下为公大同之世。此即农业覆盖的封闭乡村、大工业主宰的机器世界、一切产业属于公有的一统天下。他认为据乱世“各国有帝王、君主位号、权力”,帝王权力是专制的,国内等级森严,是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合一的封建专制社会;升平世“各国立法权虽归各国”,而各国立法权“归公政府上下议院”,这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鼎立的资产阶级国家;太平世则已经取消国家,“无国,无君主,亦无兵,无兵权”的人人平等的大同社会。

——摘编自何金彝《傅立叶<新世界>与康有为<大同书>之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傅立叶和康有为作为“真正的文化英雄”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新世界》与《大同书》产生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创立社会发展理论应该包括的要素。
2021-12-3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昌吉教育体系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3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指出,“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地有计划地有步骤地扫除文盲,使广大劳动人民摆脱文盲状态”。在工农群众中大力开展识字教育。在农村,识字教育要求大约认识1500个字,能够大体上看懂浅近通俗的报刊,能够记简单的账,写简单的便条,并且会做简单的珠算;工人识字标准是2000个字左右。

——摘编自国家教育委员会成人教育司编《扫除文盲文献汇编(1949-1996)》

材料二 中国扫盲教育经历了1949~1957年健康发展阶段;1958~1965年“亚健康”发展阶段;1966~1976年尽乎停滞阶段;1978年后扫盲教育“梅开二度”阶段;1986~1993年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摘编自马云《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开展扫盲教育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展扫盲教育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2021-12-2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昌吉教育体系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小农自商鞅变法以来,经济已获得部分独立。中央政府一再以授田与限田政策来保护小农,但最后小农经济还是遭到豪强的兼并;唐中叶以后,“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成为后世不易之法,而中国小农经济却一直顽强存在,并在明清时期发展到极致。以中唐为界,中国历史上小农经济的不同发展,其深刻根源在于唐中叶后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小农、小工、小商出现的农民经济独立性日益增强。社会阶层结构出现了新的调整,身份等级制逐渐为贫富的分层所取代。贵者以势占田的土地兼并形式被富者以资买田这一财富兼并形式所取代,土地作为财富进入日趋繁荣的市场,由市场配置土地资源代替了以往按身份等级占有土地,出现了“千年田换八百主”的谚语。

——摘编自曹端波《唐代小农经济的发展与乡村社会控制的转型》

材料二   实现“耕者有其田”是中共的一贯主张。十年内战时期实行的土地革命,是用直接没收地主土地的方式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抗战时期为了团结地主一道抗日,采取了相对温和的减租减息政策,但并不意味着中共放弃了“耕者有其田”的理念。为什么要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最终实现“耕者有其田”?1944714日,毛泽东在会见英国记者斯坦因时的一段谈话,对此做了很好的说明。毛泽东指出,在没有进行土地改革的中国其他地区,仍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主义和独裁专制的基础。未来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不可能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国社会的进步将主要依靠工业的发展,因此,工业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基础。只有工业社会才能是充分民主的社会。但为了发展工业,必须首先解决土地问题。没有一场反对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就不可能发展资本主义,西方国家许多年前的发展已十分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摘编自罗平汉《老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以中唐为界,中国历史上小农经济的不同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中共为实现“耕者有其田”这一主张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2021-12-08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昌吉教育体系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就业比例,从1982年的22%下降到8%而与此相反,在战后科技革命中兴起的新产业却在迅速发展。电子产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0%~20%许多经营传统产业的垄断组织,为了稳定地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也在采取新的对策:一方面对传统产业实行技术改造,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开始兼营新兴产业,向多样化经营的方向发展,以占领新的市场和开辟新的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途径;此外,还力图将传统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其目的是继续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和商品销售市场,以便为国内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摘编自宿景昌《论战后科技革命及其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1995年,美国直接持有股票的人数是5130万人,占美国成年人口的31%,如果加上间接持有股票者,到1996年,美国共有占成年人口43%的人持有股票。1989年,美国有32%的家庭直接或间接地持有股票,1995年则上升到42%到2007年,美国人口3亿,股市开户人数8000多万,开户人数占总人口的近27%,全美50%以上的家庭都涉足股票市场,股票价值占美国家庭财产的1/3以上。

——摘编自徐林《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产权结构演变的趋势及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根源。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的影响。
2021-12-0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昌吉教育体系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远东同在欧洲一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也出现了冷战。但是,在远东,当1950年朝鲜军队入侵韩国而导致朝鲜战争爆发时,冷战变成了热战。第一阶段开始时,朝鲜军队迅猛地长驱直入离釜山港不到50英里的地方。此后1950914日,一支美国军队在仁川登陆……朝鲜军队因其交通线被切断,仓促地向后撤,正如他们先前轻率地向前推进一样。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朝鲜战争是朝鲜民族分裂的产物,而朝鲜民族分裂是美苏划分势力范围的结果。1950625日清晨……朝鲜政权决定用武力统一朝鲜半岛……1950年,美国军队在仁川登陆,此后越过“三八线”打到鸭绿江边,威胁中国国家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重重困难的条件下,毅然出兵朝鲜,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颜声毅《朝鲜战争:俄罗斯公布秘密档案》等


(1)据材料一、二指出朝鲜战争爆发记述的异同,并简析不同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美援朝胜利的积极影响。
2021-12-05更新 | 56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孟子说:鸡鸣而起,孜孜(孜孜)为善者,舜(君子)之徒也。鸡鸣而起,孜孜为利者,蹠(小人)之徒也。欲知舜与蹠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摘编自刘霞《孔孟义利观的异同及现实意义》

材料二王夫之谓义(道德价值)本身包含着利(经济价值),其道德价值与经济价值存在着内在的相通性,盖道德离不开人的物质生活的抽象存在,物质利益具有道德上的合理性,故利中有义。利益是道德作用于人之载体,物质利益不能离开道德之轨道,理寓于欲中,义存于利中,脱离利益也就是无所谓道德。盖物质利益不能离开道德之管控与制约,利益之满足必须受道德之承制,才不至亢害,反之,利非但毋利,反而有害。盖义与利互为依存,互为渗道,辩证地处于事物之对立统一之中。

——摘编自杨铮铮《略论王夫之的义利观》-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义利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王夫之新义利观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背景。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随着希腊社会的情况日渐复杂,哲学家们将他们的注意中心从物质世界转移到人和有关人的各种问题上。就智者学派而言,尤其如此……“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切事物皆因人的需要而异,所以世界上没有绝对真理可言,这使人产生了人自身对自然界的优越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抬头并泛滥。

——据《全球通史》整理

材料二      18世纪的法国仍然是一个君主政体的封建国家,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控制着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与封建制度严重衰败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壮大,他们强烈要求冲破旧制度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束缚。因此众多的资产阶级先驱们展开了一场在人类历史上占有辉煌一页的思想革命-启蒙运动。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向王权、特权、教权提出了挑战,从思想上动员了广大群众。大革命的领导人米拉波、罗伯斯庇尔等都从启蒙思想汲取了力量,大革命的主题词-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宣言》中的三权分立理论,无一不是来自启蒙思想家的理念。

——材料二、三均据《世界历史》解说词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思想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国启蒙运动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针对旧制度提出了哪些主张。概括上述三则材料体现的共同思想。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55年卢梭发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并完成《政治经济学》,由于同狄德罗在宗教等观点上的不同,1758年卢梭与百科全书派决裂。1761年发表《新哀洛绮丝》,这部小说猛烈地冲击封建专制制度,给卢梭带来了巨大声誉。1762年《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相继出版,更激起了新旧教会的极大愤怒和政府当局的谴责,卢梭宣布放弃日内瓦的公民身份,晚年在法国去世。

——摘编自齐世荣《人类文明的演进》

材料二   卢梭无疑是对近代中国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西方政治家思想家之一。20世纪初,以“中国革命的象征性符号”和“契约论思想家”这样两种形象为线索,出现了“自由与公民”、“公意”等大量专题文章:既有晚清时期严复与章士钊的笔战,也有民国以来张奚若、张翰书、朱坚章这样一些著名政治学家对卢梭的精微阐释,更有王元化、朱学勤、崔之元等当代著名学者的交锋与反思,以及学界青年才俊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文章完整地再现了卢校这位伟大的启蒙政治思想家对中国思想界的巨大影响,勾勒了中国卢梭研究的基本轨迹。

——摘编自袁贺、谈火生《百年卢梭:卢梭在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先进中国人如何以卢梭思想为武器开展救亡运动。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期,统治者将贵族子弟定位为“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武士角色,并从小培养其尚武品质。贵族家庭男孩自童年即普遍习射,到入学年龄后要接受正规的训练。据《礼记·内则》记载,贵族子弟从15岁开始学习有关的军事技能,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射”和“御”。周王亲自任命教官到学宫教射箭,并通过射礼考察其教学效果,对优秀教官进行赏赐,还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和士。“以射行礼”“以射选士”制度为贵族青年人进入士阶层提供了条件,激发了尚武之风。

——摘编自徐烨、刘礼国《中国古代蒙学中的尚武教育研究》

材料二 春秋后期,“尚武”风尚开始悄然改变,社会上“崇文”的现象逐渐高涨。由“尚武”到“崇文”的根本转折点是在宋代。宋朝建立之初,在国家治理问题上,一味推行“重文教,抑武事”的基本国策与方针。在这样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之下,人们普遍以“崇文”为荣,而以“尚武”为耻,反映在个人仕途上,只要有机会,就希望出任文职,而排斥担当武职系统的官员。身为文职官员,如果要被改授武职,那怕武职官衔更大、地位更高,也为官员们所不情愿。宋以后,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中,“粗犷”“原始野性”的成分可谓日益弱化,阴柔替代阳刚,文弱替代武毅,成为普遍的社会风尚。

——摘编自黄朴民、诸葛瑞强《从“尚武”到“崇文”——漫谈中华文化精神风貌之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时期尚武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崇文”思想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