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大流之本身就是我们"人,正因中国文化传统看重此本身,所以到今天,中国历史传统仍还没有断。商亡有周;周亡有秦汉;秦汉亡了有唐宋;有元明清以至现在。历史命脉显然只靠"人,从中国历史上看,不论治、乱、兴、亡,不断地有一批批人永远在维持着这"道,这便是中国历史精神。所谓"道,即是"文化,即是文化中有价值意义者……由此推去,到人皆可以为尧舜,到各自身修而家齐、国治而天下平。乃以"天下平,与"世界大同,为道之极限。道在,故历史文化可以不断有再兴与复盛。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史精神》


根据材料,围绕"中国文化的价值"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3-05-01更新 | 20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主观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中国思想博大精深,因而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括诸多要素的统一体系。这个体系的要素主要有四点: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其中天人协调思想主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崇德利用思想主要解决人自身的关系,即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和与中思想主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包括民族关系,以及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人伦关系;刚健有为思想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人生总原则。四者以刚健有为思想为纲,形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体系,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文化的一个或多个要素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4-23更新 | 41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主观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一统一性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正如汉宣帝所称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仅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深化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步入近代,走进从旧向新,从传统向现代的艰难转型,也呈现出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

——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历史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22-04-02更新 | 466次组卷 | 34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