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有计谋,“好为民兴利”,尽力使百姓富起来。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闲的时候。“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召父”。《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担任郡功曹(官名)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作主,由是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百姓拿他与以前的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南阳人为纪念这两位太守,修建了一座“二信守祠”,俗称“父母祠”。“父母官”一词由此而来,成为百姓对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的敬称。

——据《汉书》《后汉书》整理


解读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关于材料的论题,并就所述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准确概括材料,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3-05-19更新 | 89次组卷 | 15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汉武帝时期在河西走廊西端设敦煌郡。 敦煌成为汉朝统辖西域的军政中心,也是“华戎所交一大都会也”.魏晋时期中原战乱,士族文人迁居河西,敦煌地区儒学兴盛。佛教也在敦煌传播开来,僧人乐尊开凿莫高窟的第一所石窟。唐朝前期,丝绸之路全线畅通,胡商坐地敦煌从事商贸活动,敦煌成为国际大都市,石窟艺术达到全盛时期。历史上东晋法显、唐代玄奘西行取经,元时马可·波罗东来,我国丝织品、纸张等传往西方,均经敦煌而行。到宋元时期,敦煌失去中西交通枢纽地位而逐渐衰落。

——摘编自顾春芳《樊锦诗自述一 我心归处是敦煌》等


根据材料信息,就敦煌的发展简史提出一个明确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和总结。(要求:观点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总结要有一定提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